[发明专利]零排放净化高粘度含聚合物油泥砂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1278.1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7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高津育;杜延斌;刘云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泰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8 | 分类号: | C02F11/18;C02F1/40;C02F9/10;C02F11/00;C02F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8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放 净化 粘度 聚合物 油泥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排放净化高粘度含聚合物油泥砂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实施步骤如下:预处理池加热溢流;一、二级除杂机加水加药除杂;加热均质池加热均质溢流;通过渣浆泵与一、二、三级空化除油分离罐串联处理油泥砂;将细砂旋流分离器上出口物料通过离心机供液缓冲罐向离心机供液,下出口通过净砂脱水装置排出净砂;一级细泥处理罐接收处理四处溢流油水;一、二级离心机出水进入二级细泥处理罐处理;细泥通过泥浆搅拌罐二次离心处理后排出净泥;油水分离池安装曝气系统和刮油机,水泵接污水处理罐通过加热炉形成封闭循环,油外输;净泥砂制成建材固化物;本发明完全做到了零排放净化处理,解决了高粘度含聚合物油泥砂净化处理的二次污染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化处理方法及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零排放净化高粘度含聚合物油泥砂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外老油田原油开发、生产、炼化、运输各个环节上会产生大量高粘度含聚合物油泥砂,这种油泥砂净化处理后比普通油泥砂净化处理后的净泥砂含油率高3-5倍,因这种不达标的净泥砂含有多环芳烃类物质,随便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焚烧处理产生的有害气体比普通油泥砂增加数倍,这一问题是油泥砂净化处理领域多年遗留的难题,目前仍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高粘度含聚合物油泥砂难处理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使用热解法净化处理此类油泥砂时,含聚合物油泥砂中的聚合物需要水溶解一定时间后才能分离出油,在无足够水溶解聚合物的热解情况下,热解法无法析出聚合物中的烃类物质,同时其保留大量焦化沥青脂的固化物仍是污染源。
(2)高粘物质和聚合物杜绝了有益生物菌的生存条件,所以不能使用生物分离法。
(3)使用物理热化学水洗法净化处理此类油泥砂,靠添加有限比例的热水无法使油泥砂浆液达到溶解老化聚合物的最佳工作温度80℃,并且对油泥砂进行分拣和均质时,还会损失10℃以上的温度,从而更不利于高粘度含聚合物油泥砂的净化处理。
(4)聚合物在热水中的充分溶解时间需要36-48分钟,可是超声波对油泥砂浆液的最佳空化时间是12-16分钟,当持续不间断进行空化处理超过18分钟后,净泥砂的含油率不降反升,并且持续不间断进行空化处理的时间越长,净泥砂的含油率越高。
(5)使用物理热化学水洗法时,由于高粘度油和聚合物都有一定的粘度,所以具有裹挟细泥的能力,同时又与水的比重比较接近,所以会有含油聚合物混入离心分离出的净泥砂,使固化物只能做排放污染物处理,即造成环境污染又不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
(6)使用物理热化学水洗法时,随着热水重复使用次数的增加,水中聚合物的浓度不断增加,当水中聚合物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会导致石油上浮能力降低,泥砂很难下沉,所以必须将含聚合物的水置换出去,这就造成二次污染。
(7)所有水洗法处理油泥砂都存在离心机出水和污水沉降后的残留物外排现象。
(8)使用物理热化学水洗法处理高粘度含聚合物油泥砂时,当离心机进口物料含油率超过一定数值或物料粒径差别很大时,离心机分离出的净泥砂含油率就会高于国家标准规定建材用料条件的小于2%,导致无法将这些泥砂用于建材的原料。
因此,提供一种零排放净化高粘度含聚合物油泥砂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防止污染,提高功效,已成为当前该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实用高效、安全可靠、利于节能环保的零排放净化高粘度含聚合物油泥砂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零排放净化高粘度含聚合物油泥砂处理方法,将高粘度含聚合物油泥砂进行零排放净化处理,其特征在于实施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泰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泰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12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