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超声滚压技术制备金属异质层片结构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0272.2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2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显程;王梓萌;贾云飞;涂善东;成慧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9/02 | 分类号: | B23P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宋丽荣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超声 技术 制备 金属 异质层片 结构 方法 | ||
1.一种基于超声滚压技术制备金属异质层片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
S1,将金属样品安装于数控车床的转动系统输出端,将超声滚压装置安装于数控车床的自动进给系统夹持端,使得超声滚压装置的工作滚珠与金属样品对中;
S2,启动超声滚压装置的超声波发生器将超声波转换成工作滚珠的超声频的机械振动;
S3,使数控车床上的金属样品旋转,并使振动的工作滚珠以静压力径向压入金属样品表层,同时工作滚珠沿金属样品轴线方向进给,从而使得工作滚珠与金属样品相对滚动,从而在金属样品上形成纳米级或亚微米级的异质层片结构,其中,金属样品的转速为240-260r/min,静压力为100-200N,工作滚珠对金属样品施加径向的依次增大的不同静压力,进给轴的进给速度为5-15 mm/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金属样品被安装在数控车床的可旋转的主轴上以通过主轴的转动来带动金属样品的旋转,工作滚珠被安装在数控车床的可轴向进给的进给轴上以通过进给轴的移动来带动工作滚珠的轴向进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滚珠的超声频的机械振动的振幅为12-14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样品为镍、钛、铝、铁、铜或者它们的合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样品为金属棒状样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金属样品安装于数控车床之前,对金属样品进行热处理以使晶粒均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02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