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储能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5924.3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6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田刚领;程风华;范茂松;王红涛;张柳丽;罗军;刘皓;王路平;李娟;杨凯;牛哲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8;H01M10/659;H01M10/653;H01M10/6551;H01M10/6557;H01M10/656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晓东 |
地址: | 467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块 | ||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池储能模块,能够解决现有的电池箱散热时散热速度慢、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发明中的电池储能模块包括箱体、电池单元和液冷通道;其中:箱体,具有用于容纳电池单元的电池容纳腔;液冷通道,位于电池容纳腔内,用于对电池单元进行冷却;电池容纳腔为封闭腔室;电池储能模块还包括相变材料层,相变材料层设置在箱体与电池单元之间以隔离箱体与电池单元,在箱体内部与外部之间形成温度缓冲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储能模块。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及其电池模组具有输出电压高、比容量高、放电电压平稳、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高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热,就会使电池中心温度异常,导致电池电化学体系不稳定,出现电池短路甚至起火燃烧,造成安全问题。
现有技术中对电池组进行散热时主要采用风冷、液冷等形式,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9244528A,申请公布日为2019.01.18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储能模块,其中包括电池箱、锂离子电池和导热管,导热管蛇形分布在电池箱内,而锂离子电池卡设在导热管的迂回部分中,在导热管内设置有循环流动的液态金属,能够与锂离子电池进行热交换。除了利用液冷冷却,在电池箱上还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或出风口设置有风扇,能够对锂离子电池进行风冷。
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572497U,授权公告日为2018.07.03的专利文件所公开的一种锂电池的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内又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内通入冷却介质来对壳体内的锂电池进行冷却降温,隔热层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材料制成,能够对冷却管进行保护,还能够阻挡外界热量进入壳体内以造成能量损耗。该冷却装置通过设置隔热层来保护冷却管及阻挡外界热量进入冷却装置内,但是问题在于:隔热层虽然能够阻挡外界热量进入,同时也限制壳体内的热量无法散出,只能够通过冷却管来对壳体内进行热量交换以达到冷却散热的目的,降温的速度慢,散热效果不好,难以满足某些工况的特定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储能模块,能够解决现有的电池箱散热时散热速度慢、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电池储能模块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电池储能模块,包括箱体、电池单元和液冷通道;其中:箱体,具有用于容纳电池单元的电池容纳腔;液冷通道,位于电池容纳腔内,用于对电池单元进行冷却;电池容纳腔为封闭腔室;电池储能模块还包括相变材料层,相变材料层设置在箱体与电池单元之间以隔离箱体与电池单元,在箱体内部与外部之间形成温度缓冲层。
其有益效果在于:相变材料层在箱体的内外侧之间形成了一个温度缓冲层,在热量交换的过程中起到了缓冲作用,既能够阻隔外部热量进入到箱体内,并且相变材料在箱体内温度过高时能够吸收热量以降低箱体内温度,相变散热与液冷散热配合能够提高散热速度,散热效果好,能够避免热量无法及时向箱外排出而导致电池单元温度过高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箱体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
其有益效果在于:箱体由导热材料制成,在电池单元温度高于外部温度时相变材料层能够使热量由箱体内向箱外传递,减少了液冷系统的负担,降低了对液冷系统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相变材料层中的相变材料为在箱体的设计温度范围内均处于固体状态的固体相变材料,相变材料直接贴附在箱体内壁上。
其有益效果在于:相变材料在箱体温度变化范围内均为固体,能够防止相变材料在吸放热后物态变化以影响电池单元及液冷通道正常工作,保证了电池储能模块的工作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相变材料层为绝缘层。
其有益效果在于:使用具有绝缘能力的相变材料以使相变材料层为绝缘层,既能够对热量交换进行缓冲,又能够保证箱体的绝缘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59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