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频域稀疏反演的TOFD盲区内缺陷定量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7943.1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0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林莉;孙旭;金士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6 | 分类号: | G01N29/06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阳;杨翠翠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演 稀疏 频域 检测 混叠信号 缺陷定量 近表面 上端点 下端点 衍射波 无损检测技术 近表面区域 近表面缺陷 测试系统 反演模型 工程应用 目标函数 频谱数据 扫查装置 时域信号 硬件系统 直接读取 可分解 可分离 探头 高信 混叠 埋深 扫查 声程 楔块 反射 盲区 测量 采集 | ||
一种基于频域稀疏反演的TOFD盲区内缺陷定量检测方法,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TOFD超声检测仪、TOFD探头、楔块及扫查装置构成的测试系统。对TOFD检测中近表面区域进行扫查,对采集到的混叠时域信号进行处理,建立稀疏反演模型。考虑反射序列稀疏与可分解特性,在频域中建立TOFD盲区检测的目标函数。选取高信噪比部分频谱数据进行反演,实现直通波、缺陷上端点及下端点衍射波混叠信号的分离。根据反演结果,直接读取直通波与缺陷上端点、下端点衍射波声程差,确定近表面盲区内缺陷埋深与高度。与其他近表面缺陷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可分离多个混叠信号,能实现近表面盲区内缺陷的深度和高度同时测量,且对硬件系统无额外要求,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频域稀疏反演的TOFD盲区内缺陷检测方法,其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超声衍射时差法(time of flight diffraction,TOFD)利用缺陷端点衍射波的时间差对缺陷高度与位置进行表征,具有检测精度高、定位准等优点,但近表面盲区始终是该技术的局限之一。信号纵向分辨率不足,直通波与缺陷端点衍射波之间发生混叠,是形成近表面盲区的根本原因。当TOFD检测盲区内存在缺陷时,接收信号由直通波、缺陷上端及下端衍射波混叠而成且混叠程度严重。分离混叠信号,提高信号时间分辨率,对于确定近表面盲区内缺陷的高度与位置至关重要。
针对TOFD近表面缺陷检测问题,通过调整检测参数,如增大探头中心频率,减小探头中心距(probe center spacing,PCS),能够缩减盲区范围,有利于近表面缺陷检出。在信号后处理研究方面,可基于频谱分析、Hilbert变换及自回归谱外推等方法提高信号时间分辨率。其中,针对直通波与缺陷上端点衍射波混叠问题,基于频谱分析可实现埋深5.0mm的底面开口槽定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与Hilbert变换相结合的方法,可实现埋深3.0mm、高度2.5mm缺陷的定量检测,定量误差为0.2mm。基于维纳滤波与自回归谱外推结合的解卷积算法,对缺陷上端点衍射波与直通波混叠或缺陷上、下端点衍射波两者混叠问题进行处理,利用频域中高信噪比频谱信息,扩展有效频带宽度,达到时间分辨率提高的目的。现有方法未同时考虑信号的时域与频域特征,时间分辨率提升有限,对多个混叠信号处理效果不佳,难以解决盲区内缺陷定量检测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频域稀疏反演的TOFD盲区内缺陷定量检测方法,解耦混叠的直通波与缺陷上下端点衍射波,实现TOFD近表面区域内的缺陷检测。对采集的信号进行频域稀疏反演,获得高分辨率的时间序列,根据反演结果读取时间差,确定近表面盲区内缺陷的埋深和高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频域稀疏反演的TOFD盲区内缺陷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一套包括TOFD超声检测仪、TOFD探头、有机玻璃楔块及扫查装置构成的超声测试系统,其特征是:针对TOFD检测中近表面混叠时域信号建立稀疏反演模型,考虑反射序列稀疏与可分解特性,在频域中建立TOFD盲区检测的目标函数;选取高信噪比部分频谱数据进行反演,分离直通波、缺陷上端点及下端点衍射波;读取直通波与缺陷上端点、下端点衍射波声程差,进而确定近表面盲区内缺陷的埋深与高度,所述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TOFD检测参数确定
根据被检工件情况选取合适的TOFD检测参数,主要包括TOFD探头频率、楔块斜楔角、探头中心间距(Probe Center Spacing,PCS)、采样频率及扫查步进等;
(2)混叠信号采集
采用步骤(1)中确定的TOFD检测参数,读取直通波脉冲宽度,根据公式(1)计算近表面盲区深度
其中,tp为直通波脉冲宽度,cl为纵波声速,S为探头中心间距的一半;控制TOFD探头对近表面缺陷进行扫查,获得B扫查图像并导出,提取图像抛物线顶点处的A扫描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79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