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改性无醛大豆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5260.2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9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沈亚伦;方旭峥;王诚;毕海明;刘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89/00 | 分类号: | C09J189/00;C09J133/04;C09J11/06;C09J11/08;C09J1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方惠琴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改性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 硅烷偶联剂 大豆蛋白 制备 胶合 大豆制品 分子结构 基团连接 交联结构 疏水基团 原料组成 储存期 耐水性 重量份 申请 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改性无醛大豆胶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该复合改性无醛大豆胶原料组成包括:大豆制品30‑60份,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10~60份,硅烷偶联剂15~70份,酸0.1~3份,碱0.1~0.5份,醇5~20份,水100份。本申请利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和硅烷偶联剂对大豆胶进行复合改性,形成由‑Si‑O‑Si‑基团连接的“大豆蛋白‑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Si‑O‑Si‑硅烷偶联剂‑大豆蛋白”复合交联结构,使得本申请的大豆胶具有较高的胶合强度;同时,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和硅烷偶联剂的分子结构中均含有丰富的Si‑O、Si‑C等疏水基团,因此能获得耐水性佳、储存期长的复合改性无醛大豆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黏剂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改性无醛大豆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人造板用胶黏剂主要是“三醛胶”,即脲醛胶(UF),酚醛胶(PF)和三聚氰胺-甲醛胶(MF)。由于使用甲醛为原料,这些胶黏剂不仅在生产过程中是工人职业健康的危险源,而且使用其生产的人造板在使用过程中还会持续释放游离甲醛,污染消费者的家居环境,对人体造成持久的危害。
为解决甲醛释放问题,国内外科研人员做出了许多技术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进行脲醛树脂改性、优化人造板工艺、采用降低甲醛添加剂以及人造板二次处理。但这些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造板的甲醛释放问题,而使用无甲醛胶黏剂是从根本上解决甲醛释放问题的唯一途径。
目前,无甲醛胶黏剂的种类主要有:异氰酸酯(MDI)、丙烯酸酯类乳液基胶黏剂,淀粉基胶黏剂和无醛植物蛋白基胶黏剂等。从生产成本、可制造性、产品理化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综合考虑,其中的无醛植物胶最具有发展前景。
无醛植物胶是以大豆、淀粉、木质素、玉米等植物资源为原料、以水为分散剂制成的胶黏剂,所有原料与制造过程均不含甲醛、苯酚等有害物质。其中,大豆因为产量高、成本低等特点,在现实应用中无醛植物胶主要以大豆为原料。
如公开号为CN 10572958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使用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和尿素改性大豆胶,所得改性大豆胶具备较高的粘合强度,但PAE价格昂贵,导致该改性大豆胶生产成本高,不利于进一步工业生产。
再如公开号为CN 106977693 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利用封端改性二异氰酸酯改性大豆胶,显著提高了大豆胶的耐水性,但异氰酸酯易与水反应,往往导致大豆胶的使用周期短,且异氰酸酯毒性大,加工工艺十分严格。
又如公告号为CN 103184032 B的中国发明专利利用硅酸盐改性大豆胶,使得大豆胶在耐水性、力学性能等性能方面得到明显提高,但使用硅酸盐会使胶的粘度增高且产生大量气泡,增加了制板工艺的复杂性。
目前急需开发一种耐水性佳、储存期长、胶合强度高的改性大豆胶。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耐水性佳、储存期长、胶合强度高的复合改性无醛大豆胶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改性无醛大豆胶,按重量份计,原料组成包括:大豆制品30-60份,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10~60份,硅烷偶联剂15~70份,酸0.1~3份,碱0.1~0.5份,醇5~20份,水10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52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由基热固化有机硅导电胶
- 下一篇:一种铝箔衬纸专用复合胶黏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