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电源端子的导热条的封装方法以及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4815.1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0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郑震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保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54 | 分类号: | H05B3/54;H05B3/02;H05B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戴广志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端子 导热 封装 方法 以及 结构 | ||
1.一种具电源端子的导热条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A)将塑料套包覆碳纤维丝单元,所述塑料套具有夹固端部,所述碳纤维丝单元具有被所述夹固端部遮蔽住的碳纤维丝部;
(B)将电源端子插置于所述塑料套内,使所述电源端子一端的第一金属端部与所述碳纤维丝部电性连接,让所述电源端子另一端的第二金属端部裸露于所述塑料套之外;
(C)取固定件,套设在所述塑料套的夹固端部,经加压后使所述夹固端部、所述碳纤维丝部及所述第一金属端部结合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电源端子的导热条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电源端子的第一金属端部与第二金属端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金属端部贯穿第一圆孔,所述第二金属端部贯穿第二圆孔,所述固定件经加压后使一部分所述碳纤维丝部往所述第一圆孔形成凸弧段,所述凸弧段用以卡制于所述第一圆孔的孔缘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电源端子的导热条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电源端子的导热条的封装方法的步骤(A)与步骤(B)之间还包含步骤(D),所述步骤(D)为将导电物质灌注于所述塑料套内且与所述碳纤维丝单元及所述电源端子接触,于步骤(B)时,通过所述导电物质,使所述电源端子的第一金属端部黏固于所述碳纤维丝单元的碳纤维丝部上,且还能加强所述碳纤维丝单元与所述电源端子接合的导电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电源端子的导热条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固定件经加压后的宽度大于所述塑料套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电源端子的导热条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丝部为第一碳纤维丝部及第二碳纤维丝部,所述电源端子的第一金属端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碳纤维丝部与所述第二碳纤维丝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电源端子的导热条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固定件经加压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塑料套的端缘处间隔一距离。
7.一种具电源端子的导热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碳纤维丝单元,由多个碳纤维丝所组成,并具有碳纤维丝部;
塑料套,包覆所述碳纤维丝单元,并具有遮蔽住所述碳纤维丝部的夹固端部;
电源端子,插置于所述塑料套内,并具有电性连接所述碳纤维丝部的第一金属端部、及相反于所述第一金属端部且裸露于所述塑料套的第二金属端部;
固定件,套固于所述塑料套的夹固端部,并使所述夹固端部、所述碳纤维丝部及第一金属端部结合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电源端子的导热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丝部为第一碳纤维丝部及第二碳纤维丝部,所述电源端子的第一金属端部以导电物质黏固于所述第一碳纤维丝部与所述第二碳纤维丝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电源端子的导热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的第一金属端部与第二金属端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金属端部贯穿第一圆孔,所述第二金属端部贯穿第二圆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电源端子的导热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塑料套的端缘处间隔一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保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保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48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过速电动机
- 下一篇:制冷器具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