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瓦斯水合分离的梯级旋转剪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1879.6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7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强;公艳茹;张保勇;刘传海;张强;吴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L1/02 | 分类号: | C10L1/02;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张利明 |
地址: | 15002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瓦斯 水合 分离 梯级 旋转 剪切 装置 | ||
1.一种用于瓦斯水合分离的梯级旋转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釜(1)、电机(2)、磁力搅拌器(3)、转轴(4)、转子(5)、液体分布器(6)、二级分散筒(7)和二级固定筒(8),
反应釜(1)内的釜底中心设置转轴(4);电机(2)通过磁力搅拌器(3)带动电机轴(2-1)旋转,电机轴(2-1)穿过所述釜底连接转轴(4);反应釜(1)上盖中心连接注液管路(1-1),注液管路(1-1)至少伸入到反应釜(1)轴向的中间位置;
转子(5)与转轴(4)连接,转子(5)中心设置液体分布器(6),液体分布器(6)与注液管路(1-1)底端面之间有间隙;
二级分散筒(7)开口向上并且筒底与转子(5)连接;二级固定筒(8)的开口向下并且筒底与注液管路(1-1)连接;二级固定筒(8)的双层固定筒壁与二级分散筒(7)双层分散筒壁沿径向相间隔设置,并且二级分散筒(7)的分散外筒处于径向的最外层;
二级固定筒(8)的双层固定筒壁上均具有均匀分布的通孔;二级分散筒(7)的双层分散筒壁均由均匀分散布置的多个栅板(7-3)形成;其中外层分散筒(7-2)的筒壁相邻栅板间距离小于内层分散筒(7-1)的筒壁相邻栅板间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瓦斯水合分离的梯级旋转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分散筒(7-2)的相邻栅板间距离为0.15mm,内层分散筒(7-1)的相邻栅板间距离为0.2mm;
二级固定筒(8)和二级分散筒(7)的相邻筒壁均距离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瓦斯水合分离的梯级旋转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分散筒(7-1)的直径为90mm,外层分散筒(7-2)的直径为1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于瓦斯水合分离的梯级旋转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装置还包括水箱(9)、平流泵(10)、进水阀(11)、进水单向阀(12)和注液压力传感器(13),
水箱(9)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平流泵(10)的入口连通,平流泵(10)的出口通过中间管路与注液管路(1-1)连通,所述中间管路的入口侧设置进水阀(11),出口侧设置进水单向阀(12);所述中间管路上设置注液压力传感器(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瓦斯水合分离的梯级旋转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装置还包括出水阀(14)和回压器(15),
所述反应釜(1)靠近釜底的侧壁上设置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回收管路连通水箱(9),回收管路的进水侧设置出水阀(14),回收管路的出水侧设置回压器(15)。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于瓦斯水合分离的梯级旋转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内设置卸压管路,所述卸压管路穿过反应釜(1)上盖,反应釜(1)上盖以外的卸压管路上设置安全阀(1-2)。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于瓦斯水合分离的梯级旋转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气源(16)、调压阀(17)、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18)和进气单向阀(19),
气源(16)通过输气管路与反应釜(1)连通,所述输气管路上由气源(16)侧开始,依次设置调压阀(17)、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18)和进气单向阀(1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瓦斯水合分离的梯级旋转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集气罐(20),
所述注液管路(1-1)上设置出气口(1-11),出气口(1-11)通过气体回收管路连通集气罐(20);
所述气体回收管路的进气端依次设置温度传感器(21)及釜内压力传感器(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瓦斯水合分离的梯级旋转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工控机(23),工控机(23)用于对温度传感器(21)及釜内压力传感器(22)进行校准,并采集相应监测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于瓦斯水合分离的梯级旋转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恒温箱(24),
所述恒温箱(24)和反应釜(1)设置在密闭的空间内,恒温箱(24)以空气浴的形式为反应釜(1)提供温度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科技大学,未经黑龙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18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醇基清洁能源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纳米水基节能环保柴油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