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充电电流选择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67647.3 | 申请日: | 2019-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3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业;王丽芳;廖承林;张玉旺;张志刚;张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0L53/00 | 分类号: | B60L53/00;B60L53/62;B60L58/12;H01M1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充电电流 充电 充电倍率 动力电池系统 主成分分析法 关系数据库 充电电流 充电能量 电池充电 决策选择 时间效率 实验数据 性能测试 约束条件 电荷 电效率 多状态 寻优 优化 安全 | ||
1.一种电池充电电流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充电电流选择方法依据动力电池系统性能测试试验数据,建立充电倍率效率、充电荷电效率、充电能量效率、充电时间效率与充电电流的关系数据库,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充电倍率寻优,最后根据电池充电多状态约束条件进行优化充电决策选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电流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包括充电倍率效率、充电荷电效率、充电能量效率、充电时间效率与充电电流的关系数据库的方法如下:
通过动力电池系统性能测试试验,获取动力电池充电效率与充电电流关系数据,建立动力电池充电效率与充电电流关系数据库,包括充电倍率效率ηr、充电荷电效率ηc、充电能量效率ηe、充电时间效率ηt与充电电流间的关系;
其中,动力电池系统性能测试试验是应用城市道路行驶工况对动力电池各单体进行试验;充电倍率效率为电池充入的电量与电池可用容量的比值;充电荷电效率是电池电量从100%放电到0%与电池电量从0%充电到100%所需电量的比值;充电能量效率是电池电量从100%放电到0%与电池电量从0%充电到100%所需能量的比值;充电时间效率是电池电量从0%充电到100%所需时间的倒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电流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充电倍率寻优方法如下:
动力电池充电效率与充电电流关系数据库中电流区间为[I1,In],设定n是电流区间[I1,In]的电流插值数目,构建充电电流的择优序列Ii(i=1,2,…,n),
应用充电电流序列对动力电池充电效率数据库进行插值运算,获取n个充电流所对应的主成分分析法指标参量向量X,指标参量向量X的表达式为:
X=(ηr ηc ηe ηt)T (2)
其中ηr为电倍率效率、ηc为充电荷电效率、ηe为充电能量效率、ηt为充电时间效率;
对获取充电电流序列对应的动力电池充电效率数据库,应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最大综合主成分值对应的充电电流为候选最优充电电流Iw。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电流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电池充电多状态约束条件的进行优化充电决策如下:
SOC为动力电池荷电状态,是防止动力电池过充/过放的指示参量,因此在动力电池的优化充电中必须对SOC状态进行约束:
SOCmin≤SOC≤SOCmax (3)
其中,SOCmin为动力电池允许的SOC的最小值,SOCmax为动力电池允许的SOC最大值,设置SOCmin=0、SOCmax=1;
Cu为动力电池可用容量,与动力电池的老化状态具有直接映射关系,通常情况下动力电池的可用容量低于额定容量的80%时即认为动力电池已经不能继续使用,因此在动力电池的优化充电中对Cu的约束如下:
Cu≥0.8CN (4)
其中,CN为动力电池的标称容量;
动力电池的SOP作为峰值充电电流的描述,提供了动力电池充电电流的上限值,是防止动力电池充电过程中在单位采样时间Δt内出现过大充电电流造成动力电池损坏的重要约束,因此对于动力电池的充电电流Iop应满足:
其中,为动力电池采样时间Δt内的峰值充电电流;
因此最终的充电电流选择约束表达式为:
其中Iw为候选最优充电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764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工业车辆
- 下一篇:一种移动充电车充电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