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致性好的压电元件与柔性电路板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2059.0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9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到;冯星杰;曹清源;李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诺莱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8 | 分类号: | H05K1/18;H05K3/32 |
代理公司: | 苏州知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9 | 代理人: | 马刚强;张锦波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致性 压电 元件 柔性 电路板 连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一致性好的压电元件与柔性电路板连接方法,一致性好的压电元件与柔性电路板连接方法,在柔性电路板和压电元件中间引入导电片,压电元件与柔性电路板分别与导电片粘接,导电片的硬度高于柔性电路板和压电元件的硬度,且导电片的平面度小于柔性电路板和压电元件,粘接时,容易在压力作用下柔性电路板和压电元件分别与导电片贴合从而使柔性电路板和压电元件表面的起伏更容易填满导电胶,同时不损害柔性电路板和压电元件,使胶水的胶层厚度更为一致,从而提升换能器基元一致性,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基元开路的风险,提升了产品良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超声换能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致性好的压电元件与柔性电路板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超声换能器制作工艺中,通常将压电元件1(包括压电陶瓷、压电单晶、压电复合材料、压电单晶复合材料或者压电聚合物),在一定压力下通过胶水2粘结到柔性电路板3上,以实现电路导通。鉴于柔性电路板3的柔性特性和制作工艺限制以及压电元件的制作工艺限制,很难保证两个粘结面为绝对平面,粘结面表面容易产出较大的波动,从而导致在粘结面上胶层厚度不均,进而导致基元一致性降低,甚至出现基元开路的情况,如附图1。也导致了压电元件和柔性电路板之间的平均胶层厚度较大,通常为2um以上,甚至10um。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提高一致性的压电元件与柔性电路板连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一致性好的压电元件与柔性电路板连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致性好的压电元件与柔性电路板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一导电片,在导电片的两侧涂抹胶水,所述导电片的硬度高于柔性电路板和压电元件的硬度,且所述导电片的平面度小于0.25um;
S2:将柔性电路板和压电元件依次或者同时在加压下粘结到导电片两侧;
S3:待胶水自然干燥或者烘干后,去除柔性电路板和压电元件以及导电片侧面的胶水,得到粘接好的压电元件与柔性电路板。
优选地,本发明的一致性好的压电元件与柔性电路板连接方法,
所述导电片为金属片的邵氏硬度不小于80。
优选地,本发明的一致性好的压电元件与柔性电路板连接方法,所述导电片为金属片的邵氏硬度大于90。
优选地,本发明的一致性好的压电元件与柔性电路板连接方法,所述导电片4的平面度不大于0.25μm。
优选地,本发明的一致性好的压电元件与柔性电路板连接方法,所述导电片的厚度为声波在其内传播时波长的0.25倍。
优选地,本发明的一致性好的压电元件与柔性电路板连接方法,压电元件整片通过切割分割成压电元件基元,导电片也先分割成压电元件基元大小。
一种一致性好的压电元件与柔性电路板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一导电片,所述导电片的面积是压电元件的面积的95%以上,使柔性电路板和压电元件与导电片存在一定间距,在导电片的两侧的与柔性电路板和压电元件的粘结面点上胶水,所述导电片的硬度高于柔性电路板和压电元件的硬度,且所述导电片的平面度小于柔性电路板和压电元件;
S2:在导电片的另一侧进行抽气,使胶水从导电片的一侧流向另一侧,并同时将柔性电路板和压电元件同时向下加压,使柔性电路板和压电元件逐渐靠近导电片;
S3:当胶水充满柔性电路板和压电元件与导电片的间隙后,在受压状态下待胶水自然干燥或者烘干后,去除柔性电路板和压电元件以及导电片侧面的胶水,并将导电片形状切割成与压电元件基元大小一致,得到粘接好的压电元件与柔性电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诺莱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诺莱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20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智能终端的电源模块及电源模块组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晶体安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