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熔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1706.6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5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邝清林;李保银;陈立彬;冯绮琳;覃健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精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93/04 | 分类号: | C09J193/04;C09J153/02;C09J123/08;C09J157/02;C09J191/00;C09J11/08;C09J11/06;C09J4/06;C09J1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熔胶 拉伸流变 挤出机 制备 固体增粘剂 聚合物基体 聚合物体系 液体增塑剂 塑化 产品性能 成型加工 分散技术 基体树脂 生产技术 生产加工 生产效率 一致性好 加料 喂料口 易氧化 预混合 增塑剂 增粘剂 称取 等高 环切 混炼 降解 加热 挤出 配方 生产 加工 改进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熔胶的制备方法,按配方将基体树脂、固体增粘剂等先进行预混合后,由拉伸流变挤出机固体喂料口加料,同时称取并加入液体增塑剂加热至80‑120℃,经拉伸流变挤出机塑化混炼挤出,再经水环切粒干燥后得到热熔胶成品。本发明可从根本上克服传统热熔胶成型加工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效率低、热熔胶组分易氧化降解等难题,对现有热熔胶生产技术进行改进,提高热熔胶性能、减少成本并大大提高了生产速率,可适用于热熔胶多种聚合物体系的生产加工;同时,本发明实现了热熔胶组分中聚合物基体、增粘剂、增塑剂等高粘度差材料的均匀混合分散技术,生产稳定,产品性能一致性好、加工时间短、性能稳定、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熔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熔胶是一种可在热熔状态进行涂布,冷却成固态就完成粘接的一种热塑性胶粘剂,主要由热塑性高分子聚合物所组成。热熔胶具有固化迅速、不含溶剂、形状可塑性强、可反复融化胶接、可胶接多种材料,具有污染少、环保安全、易于运输贮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建材、电子电器、新能源、包装等领域。
目前,国内外热熔胶的制备方法通常采用熔融混合法,一般分为间歇法和连续法两种,前者主要是釜式生产,后者主要是挤出法生产。釜式生产工艺生产流程为:进料、搅拌加热、抽真空防止杂渍与气泡、热油循环、粗过滤、出料泵、细过滤、出料等,然后再制第二批,其生产效率不高,并且热熔胶组分易发生热氧化降解。
挤出式生产是将胶粘剂各组分经粉碎和初步混合后连续地送进被加热到一定温度的密闭挤出机中,通过剪切力外力场实现熔融共混,然后连续地被螺杆挤出。但是由于热熔胶粘剂的各种原料组分一般加工特性差异大,如各组分间粘度、加工温度等相差过大,液体或低熔点组分在下料通道内或有一定温度的螺杆前端即熔化,导致下料不均甚至堵塞下料机构,物料塑化输运存在困难;同时过低熔体粘度组分不利于混合分散,尤其是在混合两种或者多种熔体粘度差异较大的树脂的情况下,达不到预期混合分散效果。但是,若首先将胶粘剂及原料各组分经混炼机或反应釜混炼后再进入挤出机,一方面,工艺繁琐,另一方面,经混炼的半成品物料在中转途中易改变化学性质,以上这些原因都会引起热熔胶的质量问题和生产效率,且热熔胶成型加工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效率低、热熔胶组分易氧化降解等。
发明内容
为了缓解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熔胶的制备方法,可从根本上克服传统热熔胶成型加工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效率低、热熔胶组分易氧化降解等难题,对现有热熔胶生产技术进行改进,提高热熔胶性能、减少成本并提高生产速率。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熔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称取重量份数分别为30-50份的基体树脂、20-55份的固体增粘剂、0-20份的抗氧剂、0-20份的蜡和0-20份的其它功能助剂进行预混合,得到预混料;
②将经步骤①所得的预混料通过拉伸流变挤出机的固体喂料口加料,取重量份为10-25份的液体增塑剂并加热至80-120℃,经升温后的液体增塑剂通过液体计量泵由拉伸流变挤出机的液体加料口加入,经拉伸流变挤出机塑化混炼挤出,再经水环切粒干燥后得到热熔胶成品。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体树脂选自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聚丙烯酸酯树脂、聚乙烯及乙烯共聚物树脂、聚丙烯树脂、苯乙烯及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体增粘树脂选自石油树脂、松香树脂和萜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抗氧剂选自N-苯基-β萘胺、2,6-二叔丁基对甲酚、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蜡选自石蜡、微晶蜡和聚乙烯蜡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精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精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17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