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6422.8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2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程智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曹桓 |
地址: | 4007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存储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样本数据在历史时段的历史热度状态,确定样本数据的预估热度状态;将样本数据存储在预估热度状态对应的存储区块中。预先预测得到样本数据在未来时段的预估热度状态,将样本数据预先存储在预估热度状态对应的存储区块中,对于预估热度状态越大的样本数据,预先存储在读写速度越快的存储区块中,如此可以提高了存储系统对访问样本数据的反馈速度,从而,提高了存储系统的性能,解决了目前基于混合存储的存储策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存储系统的性能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存储系统的性能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电子信息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电 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数以万计的终端以及传感器正持续 不断的产生大量数据,根据国际数据咨询(IDC)公司提供的报告,全球数据量 正已每年50%的增长率飞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拥有35ZB的数据 量。
爆发式增长的数据量对存储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解决存储系 统性能和成本之间的矛盾,使用以内存、固态硬盘、机械硬盘为存储介质的混 合存储被广泛应用。混合存储根据数据热度的变化采用不同的存储策略,将大 部分冷数据存储到磁盘,而少量热数据保留在读写速度相对较快的内存或固态 硬盘中,从而降低存储成本,并提升整体资源使用效率。
虽然混合存储通过对数据进行热度划分并采用不同策略使存储系统高性 能和低成本达到最大化。但是目前基于混合存储的存储策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导致存储系统的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旨在改善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包括:
根据样本数据在历史时段的历史热度状态,确定所述样本数据的预估热度 状态;所述历史热度状态表征所述样本数据在所述历史时段被访问次数所处的 等级;所述预估热度状态表征所述样本数据在未来时段预估访问次数所处的等 级;
将所述样本数据存储在所述预估热度状态对应的存储区块中。
可选的,所述历史时段包括第一历史子时段和第二历史子时段;所述历史 热度状态包含第一历史热度子状态和第二历史热度子状态;所述第一历史热度 子状态表征所述样本数据在所述第一历史子时段被访问次数所处的等级,所述 第二历史热度子状态表征所述样本数据在所述第二历史子时段被访问次数所 处的等级,
所述根据样本数据在历史时段的历史热度状态,确定所述样本数据的预估 热度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历史热度子状态和所述第二历史热度子状态,预测所述预估 热度状态。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历史热度子状态和所述第二历史热度子状态, 预测所述预估热度状态,具体通过下述公式实现:
Rnext=(1-ξ)Rnow+ξ(r+γRlast)
其中,Rlast表示所述第一历史热度子状态,Rnow表示所述第二历史热度子状 态,Rnext表示样本数据的预估热度状态,γ表示折扣函数,ξ表示学习效率(反 馈信号),γ和ξ是常量,r表示强化信号,r=Rnow-Rlast。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历史热度子状态和所述第二历史热度子状态, 预测所述预估热度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历史热度子状态和所述第二历史热度子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64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分布式存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文件数据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