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GFR抑制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3216.1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6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邱启裕;全欣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德诺美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9/94 | 分类号: | C07D239/94;C07D401/12;C07D417/12;A61P35/00;A61P35/02;A61K31/517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gfr 抑制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GFR抑制剂及其应用。该化合物为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该化合物能够用于制备成治疗和/或预防癌症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EGFR抑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于人体内细胞的不正常增生所导致。肺癌、消化道肿瘤和肝癌是男性最常见的肿瘤,占所有病例的70%以上(肺癌23%、胃癌15.2%、肝癌13.57%、食管癌10.46%、结直肠癌9.39%),而乳腺癌、肺癌、消化道肿瘤和肝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占所有病例的60%以上(乳腺癌16.97%、肺癌14.85%、结直肠癌9.68%、胃癌8.53%、肝癌6.17%)。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癌症的患病率势必增加。另外环境污染情况也增加了一些癌症的患病率,如肺癌。
近十年来,随着人类对肿瘤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一些新的技术和治疗手段逐步被应用的临床,比如,小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就取得革命性的进展。基于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在信号转导方面的差异,小分子靶向药物可以选择性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或是有微小的副作用。这在癌症治疗方面比较于传统的肿瘤治疗手段有很大的优势。近几年来就有很多有效治疗癌症的小分子靶向药物成功上市。
作为肺癌驱动基因之一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EGFR)的发现开启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之门。2002年,首个针对EGFR突变的小分子抑制剂吉非替尼上市,目前涉及EGFR-TKIs治疗晚期NSCLC的各类研究和相关药物也越来越多。各类指南推荐的TKIs治疗范围涵盖了晚期NSCLC的一、二、三线治疗,甚至维持治疗。EGFR-TKIs不仅引领了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趋势和潮流,也无可争辩的成为肺癌个体化治疗的成功典范。
在我国无论男女肺癌的发病率在各项肿瘤中最高,其五年生存率仅有10%。第一代小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在在肺癌的治疗中取得一定疗效,但由于其耐药性,第二代的EGFR阿法替尼上市。第二代抑制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耐药性的问题,但是,由于其对野生型的EGFR也有很高的抑制导致像腹泻、皮疹等副作用。第三代抑制剂AZD9291(奥希替尼)可以克服第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T790M突变导致的耐药,其主要针对耐药性的突变EGFR,而不会对野生型EGFR抑制,从而大大减轻了药物的毒副作用。目前AZD9291已经在美国及中国等国家上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服用奥希替尼的患者也会再次产生耐药,这其中就包括C797S突变、活化突变(三重突变)等。
为了解决现有EGFR抑制剂耐药性、选择性差等缺陷,因此仍需开发出更多更安全有效的EGFR抑制剂药物,达到更好的肿瘤治疗效果,以更好的满足临床需求与市场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EGFR抑制剂药物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EGFR抑制剂及其应用,该化合物结构新颖、可用于癌症的治疗和/或预防。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德诺美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德诺美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32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