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介质分离系统的自动卸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7054.0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7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毛帅;周淑文;龙凌辉;孙麒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4C5/14 | 分类号: | B04C5/14;B04C5/15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运萍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阀 漏斗 介质分离 自动卸料装置 筒体内壁 适配 外周 转轴 开口 光电传感器 旋风分离器 大小限制 滑动装配 密封性好 时序控制 伺服电机 筒体顶部 凸轮机构 系统连接 箱体顶部 依次设置 自动卸料 不停机 滑动套 输出轴 相位差 装配 外部 | ||
一种用于介质分离系统的自动卸料装置,筒体顶部与介质分离系统连接,筒体内壁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漏斗、第二漏斗和箱体,箱体顶部滑动装配有第一锥阀,第一锥阀的顶部与第一漏斗底部的开口相适配,第一锥阀外部滑动套设有第二锥阀,第二锥阀的顶部与第二漏斗底部的开口相适配;转轴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第一锥阀的底部与第一凸轮的外周相接触,第二锥阀的底部与第二凸轮的外周相接触,两个凸轮之间有180°相位差,筒体内壁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本发明实现了在旋风分离器不停机状态下的自动卸料,密封性好,不受颗粒大小限制,通过一组凸轮机构分别实现两个锥阀的时序控制,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介质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介质分离系统的自动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旋风分离器是工业领域常用的介质分离系统,其可以在气体输送物料的工作场合实现高效地分离混杂在气流中的微小颗粒的功能,由于其工作原理的影响,导致其内部一直存在一个负压空间,想要在设备不停机的情况下将收集到的微小颗粒排出是比较困难的,现有的卸灰阀很难做到完全密封。
目前,现有的介质分离装置有下面几种:
星型卸灰阀,星型卸灰阀依靠物料的重力作用及给料机工作机构的强制作用,将物料卸除并连续的喂入下一装置中。其结构依赖于叶轮与腔体内壁的挤压,但由于其一直做旋转运动,密封性差。
螺旋输料器,螺旋输料器是利用螺旋的旋转将在与其同心的半圆形料槽中的物料进行输送的装置。料槽中的物料由于重力及对槽壁摩擦力的作用,在运动中不随螺旋一起旋转,而是以滑动形式沿着料槽移动,从而实现输料功能。其结构对于细小的物料无法保证密封严密,容易造成漏压现象。
现有的星型卸灰阀或螺旋输料器虽然可以实现连续卸料动作,但囿于其工作原理,这两种装置存在密封不可靠,磨损快,易被大颗粒卡死划伤的情况,这一点对于需要持续分离的工作要求无法满足。
纵观现在多种卸料装置,其都不能保证高可靠性的精密密封,且体积大,不能实现智能控制,应用场合受限。
因此,设计一款可以在旋风分离器不停机状态下密封可靠、不受颗粒大小影响的能持续自动分离物料的装置是很有应用价值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设计一种针对旋风分离器不停机状态下能实现自动卸料的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介质分离系统的自动卸料装置,包括底板、筒体、第一漏斗、第一锥阀、第二漏斗、第二锥阀、箱体、伺服电机、转轴、第一凸轮、第二凸轮、锥形导料板、光电传感器和上位机,所述筒体顶部与介质分离系统连接,筒体内壁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漏斗、第二漏斗和箱体,第一漏斗和第二漏斗将筒体内腔由上至下分为收集腔、过渡腔和卸料腔,箱体顶部竖直滑动装配有第一锥阀,第一锥阀的顶部与第一漏斗底部的开口相适配,第一锥阀外部滑动套设有第二锥阀,第二锥阀的顶部与第二漏斗底部的开口相适配;
所述伺服电机水平设置,伺服电机的外壳通过底板与筒体之间固定,转轴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转轴的另一端贯穿筒体和箱体的侧壁延伸至箱体内部,且固定装配有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第一锥阀的底部贯穿箱体顶部与第一凸轮的外周相接触,第二锥阀的底部贯穿箱体顶部与第二凸轮的外周相接触,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之间有180°相位差,箱体顶部固定装配有锥形导料板,锥形导料板套设于第二锥阀的外部,锥形导料板的底部与箱体侧壁平齐;
所述筒体内壁设置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位于第一漏斗上方,用于检测第一漏斗内物料的堆积量,伺服电机和光电传感器分别与上位机电连接。
所述第二锥阀底部固定装配有连接架,第二锥阀的底部通过连接架与第二凸轮的外周相接触。
所述箱体内壁固定装配有支撑架,支撑架位于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之间,转轴与支撑架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70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旋风细粉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交替出水的出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