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土矿的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3677.0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8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恒凯;吴冠华;王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20/13 | 分类号: | G06V20/13;G06V10/80;G06K9/62;G01K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87 | 代理人: | 刘力 |
地址: | 34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地表 温度 空间 尺度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矿的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针对稀土矿地表组分的独特性,利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计算地表组分丰度时选择了植被、裸土、尾砂的三端元模型,选取典型端元温度时引入了植被干旱指数进行线性拟合。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时、快速、大面积的获取稀土矿区的高分辨率地表温度信息,且效率高、应用简单、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采扰动的离子型稀土矿的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离子型稀土就是稀土离子以离子形式吸附在矿物上,如高岭土,蒙脱,大多像土。地球已知重稀土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中国南方地区,特别是中国南方的离子型重稀土矿,是非常宝贵的稀土资源。
离子型稀土矿开采活动会引起地表扰动,例如池浸、堆浸、原地浸矿等方式的开采活动对离子型稀土矿的地表形态、地质构造、土壤和植被等造成破坏,导致矿区出现土地沙化、植被胁迫、地面应力等生态扰动的现象。这些开采活动会极大地改变矿区的下垫面结构,进而导致离子型稀土矿的地表温度异常。
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针对离子型稀土矿的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方法。并且,由于离子型稀土矿存在开采后矿区内存在尾砂堆积、矿点分散、单个矿点面积较小、地貌特征复杂等特性,针对其他对象的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方法无法适用于离子型稀土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稀土矿的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能够实时、快速、大面积的获取稀土矿区的高分辨率地表温度信息,且效率高、应用简单、易于推广。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稀土矿的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方法,方法包括:
获取指定时段内的目的稀土矿区域的原始遥感影像及对应的高分影像;
对原始遥感影像进行图像融合,得到预设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数据,并对融合后的多光谱数据进行图像裁剪;
根据目的稀土矿区域的实际地表情况及高分影像确定目的稀土矿区域的主体端元;
根据多光谱数据、主体端元及全约束的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确定目的稀土矿区域的地表组分丰度值;
对原始遥感影像依次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图像裁剪,得到预处理后的遥感影像;
根据预处理后的遥感影像确定典型端元地表温度;
利用地表组分丰度值及典型端元地表温度,实现目的稀土矿区域的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稀土矿的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方法,原始遥感影像为陆地卫星Landsat 8卫星影像,高分影像为谷歌地球Google Earth 高分影像。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稀土矿的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方法,对原始遥感影像进行图像融合,得到预设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数据,包括:
基于格拉姆-施密特正交化Gram-Schmidt算法,利用ENVI的图像融合模块对原始遥感影像进行图像融合,得到15m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稀土矿的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方法,主体端元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项:植被、裸土、尾砂;
地表组分丰度值的表达式为:
其中,Rpi为i波段上p像元的光谱反射率;N为像元包含的基本组分数目;fjp为p像元的j端元组分的丰度值,且,0≤fjp≤1,εpi为i波段上p像元的剩余残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稀土矿的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方法,对原始遥感影像依次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图像裁剪,得到预处理后的遥感影像,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36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