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扁圆螺旋风管水密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8796.7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4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施泽民;苏贞;曾繁宇;李晗;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B63J2/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吴海燕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风管 水密舱壁 水密连接 扁圆形 扁圆 甲板 变形 通舱件 穿过 依次连接 隔离阀 非水 水密 船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扁圆螺旋风管水密连接结构,用于穿过水密舱壁或甲板,包括位于非水密区域内且依次连接的扁圆螺旋风管、第一变形接头、隔离阀和第二变形接头,所述第二变形接头与位于水密区域内的扁圆螺旋风管之间通过扁圆形通舱件水密连接,所述扁圆形通舱件穿过所述水密舱壁或甲板并与所述水密舱壁或甲板之间水密连接,所述扁圆形通舱件的截面呈扁圆形。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管路无需二次变形即可穿过船舶中的水密舱壁或甲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扁圆螺旋风管水密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螺旋风管作为空调通风设备的配套器件一直被广泛使用,根据计算,在达到同样通风流量的情况下扁圆形螺旋风管最能节省空间且密封性良好,因此扁圆螺旋风管目前被大范围应用在船舶当中。
如图1所示,当扁圆螺旋风管1要从水密区域61中穿过水密舱壁或甲板6进入无水密要求的区域中时,常常需要将扁圆螺旋风管1通过变形接头2变形为矩形或圆形风管过渡段3,过渡段3连接矩形或圆形通舱件4,矩形或圆形通舱件4跟水密舱壁或甲板6焊死,并通过矩形或圆形法兰与隔离阀5连接,最后再次通过变形接头2变形为扁圆螺旋风管1。这样的二次变形会造成以下几种问题:
1.因增设矩形或圆形风管过渡段3,管路形式及包覆要求无法统一,管路外观不佳;
2.为满足过渡段3的设置,需在扁圆螺旋风管1上提前布置变形接头2,并增设与过渡段截面相同的法兰,安装时由于过渡段与螺旋风管属于不同性质的管路,零件需分开归类,导致安装现场零件繁多;
3.由于管路外形的二次变形,当空气经过变形接头2、过渡段3和隔离阀5连接处时,风量损耗大及管路噪声大,对空调通风设备造成不利影响;
4.在强力甲板/舱壁处开设圆形或矩形孔受限多,开孔难度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须管路二次变形即可穿过船舶中的水密舱壁或甲板的扁圆螺旋风管连接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扁圆螺旋风管水密连接结构,用于穿过水密舱壁或甲板,包括位于非水密区域内且依次连接的扁圆螺旋风管、第一变形接头、隔离阀和第二变形接头,所述第一变形接头与扁圆螺旋风管相连的一端截面呈扁圆形;所述第二变形接头与位于水密区域内的扁圆螺旋风管之间通过扁圆形通舱件水密连接,所述第二变形接头与扁圆形通舱件相连的一端截面呈扁圆形,所述扁圆形通舱件穿过所述水密舱壁或甲板并与所述水密舱壁或甲板之间水密连接,所述扁圆形通舱件的截面呈扁圆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变形接头与扁圆螺旋风管之间通过内接头插接,且另一端截面呈圆形,与所述隔离阀之间通过第一法兰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变形接头与所述扁圆形通舱件之间通过第二法兰水密连接,且另一端截面呈圆形,与所述隔离阀之间通过第一法兰水密连接。
优选地,位于所述水密区域内的扁圆螺旋风管与所述扁圆形通舱件之间通过内接头插接。
优选地,所述隔离阀采用通风蝶阀。
优选地,所述通风蝶阀为双向水密蝶阀。
优选地,所述第二变形接头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一变形接头的壁厚。
优选地,所述第二变形接头的壁厚为2mm。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将原先设置在过渡段一侧的变形接头改为设置在隔离阀的一侧,避免了管路的外形变化,缩小了施工空间,利于舱室布置最大化,提升了管路外观效果;
2、零件无需分类归纳,减轻现场材料分拣的工作量,提升现场施工效率;
3、降低了风量损耗及管路噪音,提升空调通风系统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87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