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缠绕电杆用的芯模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6221.1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0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江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B29C33/76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2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模 芯管 中间节段 小头端 电杆 左端 碳纤维缠绕 刚性增强 机构连接 轴头机构 大头端 首尾 小头 芯管固定 种碳纤维 挠度 缠绕 | ||
1.一种碳纤维缠绕电杆用的芯模结构,包括一芯模大头端(1)、一芯模小头端(2)、一大头端轴头机构(3)、一小头端轴头机构(4)和一中间节段机构(5),大头端轴头机构(3)与芯模大头端(1)的左端固定,小头端轴头机构(4)与芯模小头端(2)的右端固定,中间节段机构(5)固定连接在芯模大头端(1)的右端与芯模小头端(2)的左端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节段机构(5)与所述芯模大头端(1)的右端之间设置有芯模刚性左增强机构(6),在中间节段机构(5)与所述芯模小头端(2)的左端之间设置有芯模刚性右增强机构(7),所述中间节段机构(5)包括具有芯管腔(511)的芯管(51)和芯管刚性增强机构(52),芯管(51)的数量有彼此首尾固定连接的一组,其中,与所述芯模大头端(1)相邻的一个芯管(51)的左端与芯模大头端(1)的右端固定连接并且还同时与所述的芯模刚性左增强机构(6)固定连接,而与所述芯模小头端(2)相邻的一个芯管(51)的右端与芯模小头端(2)的左端固定连接并且还同时与所述芯模刚性右增强机构(7)固定连接,芯管刚性增强机构(52)分布在各两相邻的所述芯管(51)彼此首尾固定连接的部位并且与芯管(51)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缠绕电杆用的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模大头端(1)包括一大头端圆锥管(11)和一大头端圆锥管补强装置(12),大头端圆锥管(11)的大直径的一端朝向左,而大头端圆锥管(11)的小直径的一端朝向右,大头端圆锥管补强装置(12)包括大头端圆锥管左补强盘(121)、大头端圆锥管右补强盘(122)和大头端圆锥管补强盘辐板(123),大头端圆锥管左补强盘(121)以及大头端圆锥管右补强盘(122)以彼此左右对应的状态设置在大头端圆锥管(11)的大头端圆锥管腔(111)内并且大头端圆锥管左补强盘(121)的盘缘以及大头端圆锥管右补强盘(122)的盘缘与大头端圆锥管腔(111)的腔壁焊接固定,在对应于大头端圆锥管左补强盘(121)与大头端圆锥管右补强盘(122)之间的中心位置固定有一大头端圆锥管补强盘支撑轴(124),大头端圆锥管补强盘辐板(123)围绕大头端圆锥管补强盘支撑轴(124)的四周以辐射状态间隔分布并且该大头端圆锥管补强盘辐板(123)的左端端面与大头端圆锥管左补强盘(121)的右侧面固定,而大头端圆锥管补强辐板(123)的右端端面与大头端圆锥管右补强盘(122)的左侧面固定;所述大头端轴头机构(3)与所述大头端圆锥管左补强盘(121)的左侧面的中心位置固定;与所述芯模大头端(1)相邻的的一个芯管(51)的左端端面与所述大头端圆锥管(11)的右端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芯模刚性左增强机构(6)设置在所述大头端圆锥管腔(111)的右端与所述芯管腔(511)的左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江,未经刘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62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