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瞬态成像式红外多光谱温度场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5556.1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3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聪;孟苏;张岚;董磊;蔡静;杨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5/20 | 分类号: | G01J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正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邬晓楠 |
地址: | 10009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场测量装置 红外多光谱 视场光阑 透镜阵列 中继镜组 红外CCD 成像式 物镜组 测温 瞬态 成像 近红外波段 抗干扰能力 温度场测量 被测对象 波段滤光 辐射测温 瞬态测量 自主选择 多光谱 滤光膜 温度场 象限 准直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瞬态成像式红外多光谱温度场测量装置,属于辐射测温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前端物镜组、视场光阑、中继镜组、滤光膜、透镜阵列、红外CCD,被测对象为目标。目标通过前端物镜组在视场光阑处成像,经过中继镜组准直,通过上面镀有不同波段滤光膜的透镜阵列,在一个红外CCD的四个象限分别成像,实现多光谱温度场测量。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能够自主选择合适的近红外波段,抗干扰能力强,测温结果可靠;2、能够实现对变化的温度场进行瞬态测量,测温效率高;3、无需使用多个CCD,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瞬态成像式红外多光谱温度场测量装置,属于辐射测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CCD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将多光谱测温方法和CCD成像技术结合起来,用于温度场的测量。在现有的技术研究中,有以下三种方式实现多光谱温度场测量:
一是使用可见光彩色CCD,利用RGB三色通道的响应结果,结合发射率模型或利用比色方式,计算出温度场(中国科学G辑,34(6):639-647,2004;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0-72,2000;仪器仪表学报,24(6):653-656,2003)。这种方法的有如下缺点:RGB通道的响应是基于标准人眼的光谱三刺激值进行设计的,通常固定不变,无法自主选择合适的三个波段光谱响应函数;可见光波段容易受到阳光、灯光等光源的干扰,导致测温结果偏差较大。
二是使用单个黑白或红外CCD,将多个不同波长的滤光片交替放置于CCD前,实现不同波段的成像,进而计算出温度(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MEASUREMENT,51(5):990-995,2002)。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自由选择所需波长,而且若使用红外CCD也可避免可见光的干扰,但是测量时间较长,被测目标温度场在测量过程中需要保持基本恒定,无法对变化的温度场进行瞬态测量,在应用上有较大的局限性。
三是使用分光片或棱镜组将目标的辐射能量分为多束,成像在多个黑白或红外CCD上,每个CCD前放置不同的滤光片,实现多个波段通道的同时成像,能够对稳态和瞬态温度场进行测量(CN 101487740 B,一种三CCD温度场测量装置及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缺陷是需要使用多个CCD,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多光谱温度场测量方式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瞬态成像式红外多光谱温度场测量装置的目的是:实现多光谱温度场测量,且具有如下优点:1、能够自主选择合适的近红外波段,抗干扰能力强,测温结果可靠;2、能够实现对变化的温度场进行瞬态测量,测温效率高;3、无需使用多个CCD,成本较低。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瞬态成像式红外多光谱温度场测量装置,包括前端物镜组、视场光阑、中继镜组、滤光膜、透镜阵列,被测对象为目标。目标通过前端物镜组在视场光阑处成像,经过中继镜组准直,通过上面镀有不同波段滤光膜的透镜阵列,在一个红外CCD的四个象限分别成像,实现多光谱温度场测量。
上述一种瞬态成像式红外多光谱温度场测量装置,通过四个象限分别成像实现仅使用一个红外CCD实现多光谱温度场测量。
作为优选,上述一种瞬态成像式红外多光谱温度场测量装置,使用的红外CCD的波段范围为近红外波段。
作为优选,上述一种瞬态成像式红外多光谱温度场测量装置,视场光阑为长方形视场光阑。
作为优选,上述一种瞬态成像式红外多光谱温度场测量装置,目标不直接成像在红外CCD上,而是成像在视场光阑上,经过中继镜组准直,再经过透镜阵列再次成像在红外CCD上。
作为优选,上述一种瞬态成像式红外多光谱温度场测量装置,透镜阵列由四个正方形透镜组成,每个透镜上镀有不同波段的滤光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55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