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40℃~100℃下具有热冲击吸收性能的聚合物发泡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3420.7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9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郭可锐;魏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祥源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08;B32B27/18;B32B27/30;B32B27/32;B29C35/08;B29C44/60;B29C48/18;B29C69/02;B32B25/08;C08J9/36;C08L23/06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方可 |
地址: | 432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冲击 吸收性能 聚合物发泡材料 制备 发泡材料 压缩永久变形 发明聚合物 导热系数 多层共挤 流延涂布 平面导热 温度区间 工艺性 吸收层 潜热 应用 垂直 | ||
1.一种在40℃~100℃下具有热冲击吸收性能的聚合物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由热冲击吸收层和基体层层叠而成,其平面导热系数大于2W/m·K,垂直导热系数低于0.05W/m·K,在39℃~55℃温度区间的潜热范围在160J/g~240J/g之间,其密度低于0.1g/cm3,其压缩永久变形低于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40℃~100℃下具有热冲击吸收性能的聚合物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热冲击吸收层由热塑性树脂基体混合吸热相变材料和导热体组成,其中,
热塑性树脂基体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醇、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吸热相变材料为在40℃~100℃下具有吸热性能且吸热后发生固-固相变的材料,包括单分子含碳原子数≥21的石蜡、单分子含碳原子数≥16的长链脂肪酸、十水硫酸钠、六水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导热体包括石墨、碳纳米管、石墨烯、铜粉、铝粉、银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导热体的粒径为0.01μm~10μm,添加量为热冲击吸收层质量的3%~2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在40℃~100℃下具有热冲击吸收性能的聚合物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基体层由热塑性发泡材料混合助剂经发泡形成,其中,热塑性发泡材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乙丙橡胶、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助剂包括偶氮二甲酰胺、氧化锌、硬脂酸锌、白油、碳酸钙、滑石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在40℃~100℃下具有热冲击吸收性能的聚合物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热冲击吸收层层叠在基体层正反两面,基体层位于两层热冲击吸收层之间,热冲击吸收层厚度为0.01mm~0.1mm,基体层厚度为0.3mm~3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在40℃~100℃下具有热冲击吸收性能的聚合物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层基体层,厚度为0.3mm~3mm之间,还包括一层层叠在基体层的热冲击吸收层,厚度为0.01mm~0.1mm。
6.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聚合物发泡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作为基体层的母材,具体的,将聚乙烯、聚丙烯、乙丙橡胶、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与偶氮二甲酰胺、氧化锌、硬脂酸锌、白油、碳酸钙、滑石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按设定比例充分混合,投入挤出机中进行塑化共混,
S2:制备热冲击吸收层熔体并将热冲击吸收层和基体层进行复合,具体为,将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醇、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与吸热相变材料、导热体和挤出加工助剂进行熔融共混,
采用多层共挤方法,基体层母片的共混挤出机机头与热冲击吸收层的共混挤出机联用,采用模内共挤模头,基体层母片由共挤模头中的一条流道和口模中挤出,在口模端,其与另一条流道挤出的热冲击吸收层熔体复合,进行一体成型,控制多层共挤设备口模间隙,使热冲击吸收层材料的厚度小于0.1mm,复合片层出口模后冷却定型,获得多层复合定型的母片,
S3:执行电子辐照工艺,具体为,将多层复合定型的母片连续经过电子束辐照,电子辐照的电子能量为2Mev~5MeV,
S4:执行发泡工艺,控制发泡过程以获得密度小于0.1g/cm3的发泡材料,具体的,经过辐照后的多层片材,连续经过发泡炉,控制发泡炉炉温为200℃~400℃,使发泡层充分发泡,以控制材料密度小于0.1g/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祥源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祥源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342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