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部铰支低损伤自复位剪力墙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33010.2 | 申请日: | 2019-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5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徐龙河;张焱;李忠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98;E04H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谢建玲;郝亮 |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部 铰支低 损伤 复位 剪力 | ||
1.一种底部铰支低损伤自复位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墙板(1-1)、自复位墙底(1-2)及基础梁(1-3);
所述钢筋混凝土墙板(1-1)与自复位墙底(1-2)的上端连接,基础梁(1-3)与自复位墙底(1-2)的下端连接;
所述钢筋混凝土墙板(1-1)依据现行规范设计,绑扎钢筋网后浇筑混凝土制成,所述钢筋混凝土墙板(1-1)包括边缘约束构件和非约束区,在所述边缘约束构件内布置竖向受力钢筋和密集箍筋,在所述非约束区布置竖向受力钢筋和水平分布筋;
所述基础梁(1-3)上表面中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连接梁铰接接头(3-2),所述连接梁铰接接头(3-2)两侧分别设有自复位短支撑铰接接头Ⅱ(3-3);
所述自复位墙底(1-2)包括:连接梁(2-1)、两个自复位短支撑(4-4);
所述连接梁(2-1)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抗剪键(2-5),下表面中部设有基础梁铰接接头(2-2),下表面两端与两个自复位短支撑铰接接头Ⅱ(3-3)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自复位短支撑铰接接头Ⅰ(2-3);
所述自复位短支撑(4-4)包括内管(4-2)、外管(4-1)、碟簧(4-5)及挡板(4-3);所述碟簧(4-5)置于外管(4-1)中,碟簧(4-5)两端分别设有挡板(4-3),所述内管(4-2)穿过碟簧(4-5)的内孔及两端挡板(4-3)并在内管(4-2)两端通过挡块封顶,所述自复位短支撑(4-4)的两端设有自复位短支撑铰接接头Ⅲ(4-6);
所述两个自复位短支撑(4-4)一端的自复位短支撑铰接接头Ⅲ(4-6)分别与连接梁(2-1)两端的自复位短支撑铰接接头Ⅰ(2-3)铰接,所述两个自复位短支撑(4-4)另一端的自复位短支撑铰接接头Ⅲ(4-6)分别与基础梁(1-3)上的两个自复位短支撑铰接接头Ⅱ(3-3)铰接;
所述基础梁铰接接头(2-2)与连接梁铰接接头(3-2)铰接;
所述连接梁(2-1)的上表面与钢筋混凝土墙板(1-1)接触,所述若干抗剪键(2-5)埋入钢筋混凝土墙板(1-1)内部,所述钢筋混凝土墙板(1-1)内部水平分布筋和竖向受力钢筋的端头焊接在连接梁(2-1)上表面;
所述连接梁(2-1)为水平或V型,所述钢筋混凝土墙板(1-1)底部形状根据连接梁(2-1)形状浇筑成水平或V型;
所述钢筋混凝土墙板(1-1)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受力钢筋采用不低于HRB335的钢筋,箍筋不低于HPB300;
所述连接梁(2-1)采用Q235等级B、C、D的碳素结构钢;所述基础梁(1-3)采用Q345等级B、C、D、E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铰支低损伤自复位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复位短支撑(4-4)的内管(4-2)和外管(4-1)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钢;碟簧(4-5)采用热轧弹簧钢牌号为60CrMnA,挡板(4-3)采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Q345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铰支低损伤自复位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复位墙底(1-2)的连接梁(2-1)与基础梁(1-3)之间设置阻尼器,设置为自复位耗能墙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301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优化应力分布的自复位剪力墙
- 下一篇:一种预制墙及屋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