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改性竹炭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0648.2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3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平;钟哲科;卞方圆;吴志庄;杜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改性 竹炭颗粒 竹炭 制备方法和应用 质量份 动物排泄物 可调节压力 动物粪便 复合系统 密闭容器 土壤表面 养分循环 风干 土层 放入 负压 喷入 自然环境 排放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改性竹炭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竹炭颗粒放入带有搅拌的可调节压力的密闭容器中,在负压0.03~0.05MPa,温度20~35℃的条件下,按颗粒竹炭:75~95质量份数,生物改性材料:5~25质量份数的比例喷入生物改性材料,并充分搅拌3~5min,再把生物改性后的竹炭颗粒,放置在15~30℃的自然环境中风干2~5天后得到生物改性颗粒竹炭产品。将上述生物改性颗粒竹炭产品按每亩50~300kg的量施入林牧复合系统的土壤表面或均匀翻入0~10cm的土层中,可达到降低动物粪便排放环境污染风险、促进养分循环、减少动物排泄物恶臭的多种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的生物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物改性竹炭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林下规模化生态养殖模式具有环保、节约粮食、提高动物产品品质、改善动物福利以及提供优质有机肥等特点。目前,林下规模化生态养殖模式有林下鸡、猪、羊、竹虫等,但研究主要集中于家禽,尤其是鸡。除了竹林养鸡外。发展竹林养鸡能够有效改善毛竹林生态结构,提高毛竹林和养鸡业的经济收入,达到毛竹林、养鸡业良性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已成为推进生态、绿色养殖业的重要途径。欧美国家对林下养殖模式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鸡、猪、鹿、牛等动物,并对养殖数量及养殖方式提出了规范。但林下养殖也存在一些问题:(1)林下放养密度过大严重破坏植被,无法起到节约饲料效果甚至土壤无法消纳粪污导致环境污染风险;而密度过小,较大的浪费林地面积,单位养殖效益较低;(2)竹林下养鸡可减少林下植被生物量,还可能增加表层土壤扰动、减少生物多样性和导致地力衰退;(3)林下养殖会改变叶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增加真菌性疾病的发病率(Zhang等,2019)。因此,改进已有的林下养殖管理方法,提出减少林下养殖风险的方法,对实现饲养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改性竹炭颗粒及应用,将生物改性颗粒竹炭产品按每亩50~300kg的量施入林牧复合系统的土壤表面或均匀翻入0~10cm的土层中,可达到降低动物粪便排放环境污染风险、促进养分循环、减少动物排泄物恶臭的多种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改性竹炭颗粒,所述材料由颗粒竹炭和生物改性材料组成,原料质量份数如下:颗粒竹炭:75~95,生物改性材料:5~25。
作为优选,所述的颗粒竹炭的直径在0.1~0.5厘米,比表面积大于150m2/g的竹炭。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改性材料是一种由菌剂微生物、菌剂扩繁营养液和生物粘结材料组成液体制剂,其中菌剂微生物是嗜酸乳杆菌、副乾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的一种或数种组合的菌剂,总有效活菌数≥0.7×108cfu/g;所述菌剂扩繁营养液是废糖蜜、腐殖酸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水溶液,分别按2~6%、0.2~0.5%和0.05~0.1%的配置浓度;所述生物粘结材料为改性淀粉。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改性材料按照如下步骤制备:先在菌剂扩繁营养液中添加菌剂微生物,比例为每公斤2~5g,在15-30℃温度条件下,曝气发酵3~7天,至发酵产物中总有效活菌数≥0.2×108cfu/g时停止发酵,在按总液体数0.5~2%的比例添加,再发酵1~2天后得到生物改性材料。
本发明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改性竹炭颗粒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竹炭颗粒放入带有搅拌的可调节压力的密闭容器中,在负压0.03~0.05MPa,温度20~35℃的条件下,按颗粒竹炭:75~95质量份数,生物改性材料:5~25质量份数的比例喷入生物改性材料,并充分搅拌3~5min,再把生物改性后的竹炭颗粒,放置在15~30℃的自然环境中风干2~5天后得到生物改性颗粒竹炭产品。
本发明的第三个技术方案:一种生物改性颗粒竹炭在林牧复合系统土壤改进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未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06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