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用新型储液灌盖带阻油通气机构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08291.6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1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发明(设计)人: | 顾江慧;李学佳;王石雄;张殿东;何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6 | 分类号: | B60T17/06;B60T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120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新型 储液灌盖带阻油 通气 机构 总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新型储液灌盖带阻油通气机构总成。包括储液灌盖、进油口橡胶密封圈、通气孔橡胶密封圈、密封支架、浮块,密封支架和浮块均安装在储液灌盖中,浮块套装在密封支架底部上并连接有通气孔橡胶密封圈,密封支架底部端面经进油口橡胶密封圈连接到储液罐进油口的端面,储液灌盖安装到储液罐进油口上;密封支架上设有连通外界大气和储液罐进油口内部的气体连通通道,通过浮块受油液冲击的上移动带动通气孔橡胶密封圈在气体连通通道处进行密封。本发明能够有效的避免因汽车颠簸及紧急制动时储液灌内液体从储液灌进油口处外漏问题,其结构具有设计独特、性能可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储液罐盖总成,尤其是涉及了一种汽车用新型储液灌盖带阻油通气机构总成。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制动储液灌盖总成,其内部的通气阻油结构往往只是在薄橡胶密封圈中心切个小缺口,或在密封支架内部设计旋窝式通道,来达到通气阻油效果,但这两种传统阻油通气结构,只能抵挡因汽车颠簸而产生液体飞溅,在汽车紧急制动时较难抵挡储液灌内的液体对储液灌盖的快速冲击,往往会有制动液从储液灌盖外泄,滴落到汽车前发动机仓内,甚至外漏的制动液会对发动机仓内的某些部件产生损伤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提供了一种汽车用新型储液灌盖带阻油通气机构总成,能够有效的抵挡储液灌内的液体对储液灌盖的飞溅和快速冲击,而且冲击力越大,阻油密封效果越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储液灌盖、进油口橡胶密封圈、通气孔橡胶密封圈、密封支架、浮块,密封支架和浮块均安装在储液灌盖中,浮块套装在密封支架底部上并连接有通气孔橡胶密封圈,密封支架底部端面经进油口橡胶密封圈连接到储液罐进油口的端面,储液灌盖安装到储液罐进油口上;密封支架上设有连通外界大气和储液罐进油口内部的气体连通通道,通过浮块受油液冲击的上移动带动通气孔橡胶密封圈在气体连通通道处进行密封。
所述的储液灌盖内周面设有内螺纹,内螺纹连接旋到储液罐进油口外周面的外螺纹上,形成螺纹配合。
所述的密封支架包括盖盘和固定连接在盖盘底端面中心的导向杆,盖盘的顶端面连接到储液灌盖内顶面,盖盘的顶端面上开有条形的通气槽,通气槽与中间通气孔相连通,盖盘底端面周围经进油口橡胶密封圈与储液罐进油口的端面密封连接;盖盘中心开有延伸到导向杆顶部内的中间通气孔,导向杆顶部的周面开有与中间通气孔连通的侧通气孔。
所述的浮块活动套装在导向杆外,导向杆底端设有径向弹性卡扣结构,浮块底端被支撑在径向弹性卡扣结构上;浮块上端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凸出筒体,凸出筒体的周面设有外凸缘,通气孔橡胶密封圈套在凸出筒体外并通过外凸缘轴向固定。
在所述浮块未受到储液罐进油口内的油液冲击下,通气孔橡胶密封圈位于侧通气孔下方;在所述浮块受到储液罐进油口内的油液冲击下,浮块上移到导向杆顶部,通气孔橡胶密封圈封堵在侧通气孔处。
所述的盖盘底端面上固定有环状凸台,环状凸台底端设有钩部,进油口橡胶密封圈套在环状凸台外并通过钩部轴向支撑限位。
所述通气槽从中间通气孔沿径向延伸到盖盘边缘,使得外界大气从储液灌盖和储液罐进油口之间的螺纹间隙中进入到通气槽,再经通气槽依次进入中间通气孔、侧通气孔后进入储液罐进油口内部。
所述的盖盘的厚度小于等于储液灌盖内螺纹的一个螺纹的宽度,使得盖盘沿着内螺纹旋进储液灌盖内。
所述浮块内部具有空腔,浮块整体密度小于油液密度。
所述浮块主要是由上部和下部通过固定焊接构成,上部和下部内均设有加强筋,由加强筋将上部和下部内腔分隔为多个子腔。
所述的盖盘和导向杆通过注塑成一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82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