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传递装置的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06710.2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3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高岛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港区南青山2***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传递 装置 冷却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伴有动力损失的情况下实现省空间化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冷却结构。本发明是一种动力传递装置(1)的冷却结构,所述动力传递装置(1)包括筒状的输入轴(3)和穿插配置于此输入轴(3)的内部的输出轴(4R),所述动力传递装置(1)将从电动机(驱动源)(2)输出至输入轴(3)的动力经由减速机构(T)和差动装置(D)而传递给输出轴(4R),所述动力传递装置(1)的冷却结构的特征在于,相对于输入轴(3)的轴心在径向上偏移而配置输出轴(4R),在此输出轴(4R)与输入轴(3)之间的空间(S)中,在形成于输出轴(4R)的偏移相反侧的广空间中沿着轴向配置供油管道(1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装置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例如,在以电动机(马达)作为驱动源的电动车辆(EV(Electric Vehicle)车辆)中有时搭载有动力传递装置,此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呈内外双重轴结构的输入轴与输出轴。这种动力传递装置中,从驱动源输出至输入轴的动力经由减速机构和差动(differential)装置而传递给输出轴,但电动机的转子中内置的磁铁因通电而发热,因而需要利用油等将转子冷却。此外,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向润滑油供给压缩空气以防止润滑油滴下的润滑装置,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防止漏油的油路连接结构。
此外,关于用于将同轴地配置有输入轴与输出轴的动力传递装置中的电动机的转子冷却的冷却结构,现有已知图6所示的结构。
即,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现有的冷却结构的图,图示的冷却结构中,在和电动机的转子102a一起旋转的圆筒状的输入轴(转子轴)103、与在其内部同轴地穿插的输出轴104之间,形成由密封构件130所划分的油室S1,对此油室S1供给冷却用的油。于是,此油如箭头所示那样流向作为转子102a的发热部的磁铁部102a1,将此磁铁部102a1冷却。
但是,图6所示的现有的冷却结构中,由输出轴104与密封构件130滑动接触所致的摩擦(fraction)、或油处于相对旋转的输入轴103与输出轴104之间的油的粘性阻力导致产生动力损失。
因此,也采用图7及图8所示的冷却结构。
即,图7是表示冷却结构的另一现有例的示意图,图8是图7的D-D线截面图,图示的冷却结构中,在形成于同轴地配置的输入轴203与输出轴204之间的圆筒状的空间S中,沿着轴向(图7的左右方向)配置供油管道212,将从未图示的油泵压送的油从供油管道212的前端喷射,如图7中箭头所示那样供给至电动机的转子202a,利用油将作为此转子202a的发热部的磁铁部202a1冷却。根据这种冷却结构,将图6所示的冷却结构的所述问题消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0804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3-1008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图7及图8所示的现有的冷却结构中,需要在输入轴203与输出轴204之间的空间S中配置供油管道212的空间,因而有输入轴203的内径D2变大,无法实现省空间化等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伴有动力损失的情况下实现省空间化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冷却结构。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67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有亮饰条的玻璃包边总成
- 下一篇:电动驱动式车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