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04017.1 | 申请日: | 2019-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4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焱;方向明;孙静;谢晓峰;陆冠宏;王晓;王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J21/06 | 分类号: | B01J21/06;B01D53/86;B01D53/56;B01D53/7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光催化材料 制备方法和应用 二氧化钛颗粒 基底 石墨烯 包覆 还原 生长 | ||
1.一种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片状基底和生长在所述片状基底上的二氧化钛颗粒;以及包覆在二氧化钛颗粒上的还原石墨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基底为云母、片状铝粉、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片状膨胀珍珠岩、玻璃鳞片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基底、所述二氧化钛颗粒、所述还原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95):(1-50):(0.01-5.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基底的颗粒直径为1-300μm,厚度为50-2000 nm;所述还原石墨烯的颗粒直径为0.1-20μm,厚度为0.30-3.4 nm;所述二氧化钛颗粒的颗粒直径为5~100 nm。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片状基底材料上生长二氧化钛颗粒,得到片状基底/二氧化钛复合物;
将片状基底/二氧化钛复合物与氧化石墨烯复合,得到片状基底/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复合物;
对片状基底/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复合物进行还原,得到所述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片状基底材料与水、酸混合,加入钛盐和无机碱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得到片状基底/二氧化钛复合物;
将所述片状基底/二氧化钛复合物与氧化石墨烯复合,得到片状基底/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复合物;
利用金属还原剂将片状基底/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复合物还原,得到所述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片状基底/二氧化钛复合物与所述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0001-0.05),优选1:(0.0001-0.010),更优选1:(0.0005-0.005);所述金属还原剂与所述片状基底/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质量比为1:(0.01~100),优选为1:(0.1~10)。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还原剂为锂、钠、镁、铝、钙、镍、铁、铜、锌、铅、锡、锰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制备的光催化材料涂层。
10.一种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在光催化降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或氮氧化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40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