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炼油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02210.1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0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宏;陈春茂;梁家豪;明婕;王鑫;詹亚力;郭绍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3/36;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黄健;刘芳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炼油 废水 生化 处理 方法 | ||
1.一种炼油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串联设置的UASB厌氧反应器和SBR好氧反应器,且其中分别设有经培养和驯化的厌氧颗粒污泥和好氧颗粒污泥,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运行UASB和SBR,将待处理炼油废水引入UASB实施厌氧处理,经过所述厌氧处理后的废水排出后引入SBR实施好氧处理后排出,其中,所述待处理炼油废水的含油量不高于300mg/L,进入SBR的废水的COD为200-600mg/L、pH 为6.5-7.5;
所述厌氧颗粒污泥经过包括以下过程的培养驯化而成:
1)向UASB中加入水解酸化污泥、共培养基质并引入经稀释的待处理炼油废水作为进水,以水力停留时间T运行至UASB中产气量大于0.5m3/m3·d,甲烷体积含量60%,COD去除率80%;
2)阶段式提高进水的COD并且以水力停留时间T运行UASB,直至进水的COD与所述待处理炼油废水的COD相同且UASB中甲烷体积含量55%,COD去除率70%;
3)阶段式降低碳源含量且以阶段式降低的水力停留时间运行UASB,直至碳源含量为零且水力停留时间为TN时,UASB中甲烷体积含量55%,COD去除率70%,完成所述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驯化;
其中,TN<T;
步骤3)包括:N次厌氧式驯化处理,N≥5;
所述厌氧式驯化处理的次数集合记为S={1,2,…,i-1,i,…,N};
第(i-1)次厌氧式驯化处理中加入的碳源量大于第i次厌氧式驯化处理中加入的碳源量;
第(i-1)次厌氧式驯化处理的水力停留时间Ti-1大于第i次厌氧式驯化处理的水力停留时间Ti;
第N次厌氧式驯化处理中,加入的碳源量为零;
所述好氧颗粒污泥经过包括以下过程的培养驯化而成:
a)向SBR中加入好氧活性污泥、共培养基质并引入经稀释的待处理炼油废水作为进水,阶段式降低SBR的沉降时间,直至沉降时间为S时SBR中污泥的SVI40mL/g;
b)阶段式降低碳源含量且以沉降时间S运行SBR,直至碳源含量为零且SBR中COD去除率90%,完成所述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驯化;其中,SBR进水的COD小于UASB进水的初始COD;
步骤a)包括:K次好氧式培养处理,K≥3;
所述好氧式培养处理的次数集合即为P={1,2,…,g-1,g,…,K};
第(g-1)次好氧式培养处理的沉降时间Sg-1大于第g次好氧式培养处理的沉降时间Sg;
第K次好氧式培养处理的沉降时间为S;
步骤b)包括:M次好氧式驯化处理且每次所述好氧式驯化处理的沉降时间为S,M≥3;
所述好氧式驯化处理的次数集合记为Q={1,2,…,j-1,j,…,M};
其中,第(j-1)次好氧式驯化处理中加入的碳源量大于第j次好氧式驯化处理中加入的碳源量;
第M次好氧式驯化处理中,加入的碳源量为零;
培养驯化所述厌氧颗粒污泥的过程中,使进水的碱度为2000-3000mg/L 、含油量不高于200 mg/L、COD为500-600 mg/L,且进水COD与共培养基质中的N、P元素质量比为(350-500):5:1 ;和/或,
培养驯化所述好氧颗粒污泥的过程中,使进水的含油量不高于100 mg/L、COD为200-500 mg/L,且使进水COD与共培养基质中的N、P元素质量比为100:(3-5):1;
经过上述处理方法处理后的排放水中含油量≤5mg/L,COD≤50mg/L,氨氮≤5mg/L,总氮≤40m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油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UASB的共培养基质中含有营养元素,其包括Fe、Zn、Co、Mn、Ni、B、Cu、K、Na、N、Mo、Cl、S、P;
SBR的共培养基质中含有营养元素,其包括Fe、Zn、Co、Al、I、Mg、Ca、Mn、Ni、B、Cu、K、Na、N、Mo、Cl、S、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油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中,所述厌氧处理的水力停留时间为T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22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