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构件碰撞分析方法、装置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8793.7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8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谢康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02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模型 构件 碰撞 分析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构件碰撞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构件的包围盒;获取构件的BIM模型对应的预设范围内的考虑构件各自的包围盒;根据构件和考虑构件的包围盒中对应面的外轮廓线,确定构件的BIM模型与每个考虑构件的BIM模型的碰撞情况;本发明通过根据构件和考虑构件的包围盒中对应面的外轮廓线,确定构件的BIM模型与每个考虑构件的BIM模型的碰撞情况,可以利用构件和可能与构件发生碰撞的考虑构件的包围盒,确定装配式建筑中的构件之间是否发生碰撞,实现了对构件之间碰撞情况的自动分析,减少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避免了人工分析出错的情况,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构件碰撞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城市化建设加快,建筑领域也迎来各种技术创新,装配式建筑便是其中之一,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
装配式建筑中的构件(装配式构件)在生产线制造时,需要将与其对应的钢筋内置到构件中去,然后连同构件一并浇筑,因此设计构件工艺图(BIM模型)时,需要将构件内的钢筋一并设置进去,对应不同构件的类型,钢筋有不同的种类,至少为重筋/面筋、水平筋/网片筋、加强筋、箍筋/拉筋,钢筋在建筑中的使用量很大。
而钢筋由于会伸出构件的外轮廓范围,所以构件与构件之间的钢筋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碰撞或干涉,如不进行处理,则会造成装配式构件在吊装时,碰撞或干涉的钢筋影响装配进程或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中在设计构件的BIM图(BIM模型)时,需要人为去判断构件中内置的钢筋是否会与装配式建筑中的其他构件发生碰撞或干涉,由于钢筋的类型不一且数量很多,使得相关人员的工作量较大,且容易出错,不利于用户体验。
因此,如何能够自动对构件间的碰撞情况进行分析,减少相关人员的工作量,避免人工分析出错的情况,提升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构件碰撞分析方法、装置及设备,以自动对构件间的碰撞情况进行分析,减少相关人员的工作量,避免人工分析出错的情况,提升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构件碰撞分析方法,包括:
获取构件的包围盒;其中,所述构件的包围盒为包围所述构件的BIM模型的外轮廓的几何体;
获取所述构件的BIM模型对应的预设范围内的考虑构件各自的包围盒;
根据所述构件和所述考虑构件的包围盒中对应的面的外轮廓线,确定所述构件的BIM模型与每个所述考虑构件的BIM模型的碰撞情况;其中,所述碰撞情况包括发生碰撞和未发生碰撞。
可选的,所述获取构件的包围盒,包括:
根据所述构件的BIM模型,生成所述构件的包围盒;其中,所述构件的包围盒具体为包围所述构件的BIM模型的外轮廓的体积最小的长方体。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构件的BIM模型对应的预设范围内的其他构件各自的包围盒,包括:
以所述构件的BIM模型中的预设点为圆心,按预设半径生成所述构件对应的球体;
将所述球体与预设BIM集合中的其他构件的BIM模型做布尔碰撞运算,将所述球体发生碰撞的BIM模型对应的其他构件作为所述考虑构件;
获取所述考虑构件各自的包围盒。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构件和所述考虑构件的包围盒中对应的面的外轮廓线,确定所述构件的BIM模型与每个所述考虑构件的BIM模型的碰撞情况,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87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