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紫外碳基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7890.4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3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霞;王伟;王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K11/70 | 分类号: | C09K11/7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吴爽 |
地址: | 22405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近紫外碳基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按质量比1~3:1称取氮化硼、磷酸二氢钠置于容器中,然后逐次加入水和乙醇,室温下超声后,将其装到聚四氟乙烯的高温反应釜中,在180 ℃条件下反应12.0 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淡黄色溶液置于冰箱中静置1周用以去除一些大体积的颗粒物质,最后将产物离心清洗,即得。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近紫外碳基荧光探针。
3.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紫外碳基荧光探针在检测6-巯基嘌呤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方法:量取浓度2.0 mg mL−1近紫外碳基荧光探针10.0 µL 置于2.0 mL的离心管中,依次加入50 µL 50 mmol/L、pH 7.4的Tris-HNO3缓冲溶液,不同浓度的6-巯基嘌呤标准溶液,孵化后用二次水将其定容到500µL,最后静置反应30 min后,在激发波长为320 nm、激发和发射狭缝宽分别为5 nm和5 nm的条件下,测其近紫外碳基荧光探针最大荧光发射强度在λem=345 nm的变化;然后根据近紫外碳基荧光探针的荧光淬灭程度[(FL0-FL)/FL0]绘制标准曲线;测试待测样品时,根据测试待测样品的荧光淬灭程度与标准曲线对比,得到相应的待测样品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78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