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准营销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1002.8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9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懿;冯舟;李斌;韦晨曦;文海容;吴泽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51802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营销 历史行为数据 用户行为数据 用户使用 精准营销 目标营销 营销规则 激活 引擎 结果确定 结果综合 金融领域 历史行为 行为数据 营销策略 客户端 实时性 客户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精准营销的方法及装置,涉及科技金融领域,方法包括:在检测到用户使用客户端时,获取用户行为数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包括所述用户使用所述客户端的当前行为数据以及历史行为数据;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以及第一营销规则引擎,确定第一营销结果;根据所述第一营销结果以及待激活营销结果确定针对用户的目标营销结果;所述待激活营销结果是根据所述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以及第二营销规则引擎确定的。在用户使用客户端的行为时,能够结合用户的当前行为以及历史行为给出一个实时的营销策略,并且结合通过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确定的待激活营销结果综合给出目标营销结果,增强了营销的准确性,也提高了营销的实时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科技金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准营销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率提升,各种应用软件的不断发展,需要针对用户进行精准营销。精准营销以客户为中央,依托强大的数据库资源,通过对数据的剖析整合,对客户进行准确的剖析定位,做到适宜的时间、适宜的所在、适宜的价钱、通过适宜的营销渠道,向用户提供需求的产物,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但是现有技术中针对应用软件的精准营销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通常采用人工经验的方式对用户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的营销策略往往受限于分析人员的经验,并且,由于用户的行为在不断发生更新变化,人为的经验无法及时适应,只能通过事后分析确定营销策略,实时性较差。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不能提供一种精准、快速的确定用户营销策略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精准营销的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提供一种精准、快速的确定用户营销策略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精准营销的方法,涉及科技金融领域,在检测到用户使用客户端时,获取用户行为数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包括所述用户使用所述客户端的当前行为数据以及历史行为数据;
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以及第一营销规则引擎,确定第一营销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营销结果以及待激活营销结果确定针对用户的目标营销结果;所述待激活营销结果是根据所述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以及第二营销规则引擎确定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针对用户使用客户端的行为时,获取用户的行为数据,该行为数据中既包括用户的实时行为的数据,也有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通过行为数据以及第一营销规则引擎,可以得到在用户使用客户端时产生的第一营销结果,利用第一营销结果以及利用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和第二营销规则引擎确定的待激活营销结果共同来确定针对使用客户端用户的目标营销结果,与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建模以及事后分析确定营销策略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用户使用客户端的行为时,能够结合用户的当前行为以及历史行为给出一个实时的营销策略,并且结合通过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确定的待激活营销结果综合给出目标营销结果,增强了营销的准确性,也提高了营销的实时性。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营销结果以及待激活营销结果确定针对用户的目标营销结果,包括:
若所述第一营销结果为激活激励信息,所述待激活营销结果为已产生针对所述用户的第一激励信息,则针对所述用户的目标营销结果为激活所述第一激励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一营销结果为激活激励信息,且待激活营销结果中已经有了针对该用户的第一激励信息,则在用户使用客户端的时候激活该第一激励信息,能够使用户有效的接收到激励信息,提高了营销的实时性。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营销结果以及待激活营销结果确定针对用户的目标营销结果,包括:
若所述第一营销结果为激活激励信息,所述待激活营销结果为尚未产生针对所述用户的第一激励信息,则针对所述用户的目标营销结果为产生第二激励信息;所述第二激励信息是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以及所述第一营销规则引擎中的激励信息规则确定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10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