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6859.0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8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曾毅;郑卫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H01M2/10;B60L5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动力电池 车辆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车辆,该电池模组包括模组端盖、若干单体电池和单体保护盖,所述模组端盖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单体电池上的防爆阀相对设置且一一对应,单体保护盖上形成有导气筒,该导气筒包括筒体、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的外周包围防爆阀,第二端口的外周包围排气孔,防爆阀排出的气体依次经第一端口、筒体和第二端口后到达排气孔。该电池模组内的每个单体电池具有独立的排气通道,能够避免热扩散,不会将热失控传递至其他单体电池,并且缩短了排气通道的排气路径,使得气体不会滞留在电池模组内部,能够快速排出,同时也不会损伤电池模组内的其他零部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具有该电池模组的动力电池包和具有该动力电池包的车辆。
背景技术
如图1至图3所示,现在电池模组中设有若干单体电池20和一条排气管道100,若干单体电池20共用一个排气管道100,当电池模组中的某个单体电池20发生热失控时,该热失控单体电池20的防爆阀21将会开启,单体电池20内部的高温气体能够沿着排气管道100排出,以释放电池模组内压。
然而多个单体电池20共用一条排气通道100会存在以下缺点:第一,如图2所示,由于多个单体电池100共用一个排气管道100,在持续排气的过程中,高温气体不断加热排气路径上的单体电池20,导致其它单体电池的温度不断上升,加剧热扩散,导致更多单体电池发生热失控;第二、排气管道100的排气路径过长,布置时不容易避让电池模组中的线束,排气过程中高温气体可能会烧毁其他线束的绝缘皮,导致线束短路;第三、受空间限制,排气管道100的排气孔径小,排气速度慢,热失控产生的大量气体来不及从电池模组内排出,容易导致热失控单体电池的电芯温度快速上升,电池模组的内压持续增大,最终可能导致电池模组起火爆炸。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能够避免热扩散,不会将热失控传递至其他单体电池,而且能够将气体快速排出,同时也不会损伤电池模组内的其他零部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模组端盖、若干单体电池和单体保护盖,所述模组端盖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单体电池上的防爆阀相对设置且一一对应,所述单体保护盖上形成有导气筒,所述导气筒包括筒体、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的外周包围所述防爆阀,所述第二端口的外周包围所述排气孔,所述防爆阀排出的气体依次经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筒体和所述第二端口后到达所述排气孔。
可选地,所述导气筒的中心线与对应的排气孔以及对应的防爆阀的中心线重合。
可选地,所述导气筒的内壁上设置有防火材料。
可选地,所述单体保护盖的数量与所述单体电池的数量相等,每个单体保护盖上形成有一个所述导气筒。
可选地,所述排气孔由薄膜封闭,该薄膜能够在其两侧压差达到预设值时破开。
可选地,每个单体电池的正极极柱、负极极柱、防爆阀位于该单体电池的同一端,所述单体保护盖上还形成有供所述正极极柱穿过的第一通孔和供所述负极极柱穿过的第二通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形成有用于卡接所述正极柱的第一卡扣,所述第二通孔的边缘形成有用于卡接所述负极柱的第二卡扣。
可选地,所述导气筒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之间。
可选地,所述模组端盖包括构造成长方体结构的上盖板、下盖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上。
可选地,所述单体保护盖的两端与所述上盖板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68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