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气源错接型双气源燃气控制系统及其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75998.1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2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富;赵学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富迩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N5/24 | 分类号: | F23N5/24;F23N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陈杭君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气源错接型双气源 燃气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气源错接型双气源燃气控制系统及其控制电路,属于燃气燃烧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本防气源错接型双气源燃气控制系统及其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启动电路,与外部的供电电源和点火器开关串接形成回路,包括与外部的供电电源串接的自锁用开关三极管、与该自锁用开关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的自锁用放大三极管;MCU控制电路,包括MCU控制芯片,电源启动电路与该MCU控制芯片的电源输入引脚连接,该MCU控制芯片上的一个引脚用于侦测电源启动电路是否连通等。本防气源错接型双气源燃气控制系统及其控制电路的优点在于:通过燃气错接火焰侦测电路和MCU控制电路实现在高热值燃气错误接入低热值稳压阀时能快速关闭总气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气燃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气源错接型双气源燃气控制系统及其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市场能源多元化,很多国家在同时使用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根据这两种燃气的热值和使用时气压的不同进行区分的话:液化石油气属于高热值燃气、使用时气压较高,天然气属于低热值燃气、使用时气压较低,这样也就出现了匹配两种不同能源的燃气具,为了整合资源并迎合市场需求,燃气具设计为可以使用天然气也可以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双燃气控制系统。
现有的双气源燃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高热值燃气接入高热值燃气稳压阀后,燃气经过高热值燃气稳压阀稳压后通入开关控制阀,按压开关控制阀旋钮,使燃气从开关控制阀输入到燃气气路转换器内,此时燃气气路转换器的气路人工设定为高热值燃气气路,燃气经过燃气气路转换器内部的高热值燃气气路后首先输入到高热值燃气引火器,此时按压点火器,点火针引燃高热值燃气引火器内的高热值燃气,高热值燃气被引燃后会烧到其附近的热电偶,热电偶持续供电给开关控制阀内的电磁阀,开关控制阀内的电磁阀工作后,通往高热值燃气喷嘴口的开关控制阀内部气路开启,然后旋转开关控制阀旋钮将燃气输入到燃气气路转换器内高热值燃气喷嘴口中,经过高热值燃气喷嘴口后直接输入主燃烧器,从主燃烧器上的火口输出的高热值燃气被高热值燃气引火器上的常明火点燃,燃气具此时开始正常工作;当低热值燃气接入低热值燃气稳压阀后,燃气经过低热值燃气稳压阀稳压后通入开关控制阀,按压开关控制阀旋钮,燃气从开关控制阀输入到燃气气路转换器内,此时燃气气路转换器的气路人工设定为低热值燃气气路,燃气经过燃气气路转换器的低热值燃气气路后首先输入到低热值燃气引火器,此时按压点火器,点火针引燃低热值燃气引火器内的低热值燃气,低热值燃气被引燃后会烧到其附近的热电偶,热电偶持续供电给开关控制阀内的电磁阀,开关控制阀内的电磁阀工作后,通往低热值燃气喷嘴口的开关控制阀内部气路开启,然后旋转开关控制阀旋钮将燃气输入到燃气气路转换器内低热值燃气喷嘴口中,经过低热值喷嘴口后直接输入主燃烧器,从主燃烧器上的火口输出的低热值燃气被低热值燃气引火器上的常明火点燃,燃气具此时开始正常工作。
由于燃气的接入和燃气气路转换器的气路设定需要人工操作,故存在错接的可能,由于这两种燃气的热值和使用时的气压都不相同,当出现有高热值燃气进入错误的燃气工作通道内后会产出火焰很高的风险,严重地威胁着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解决了高热值燃气错误接入低热值稳压阀、并进入低热值燃气引火器和同时进入第一主气喷嘴口和第二主气喷嘴口时不能及时自动关闭开关控制阀内的电磁阀的问题的控制电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安全保障度高的防气源错接型双气源燃气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另一种设计合理,安全有保障的防气源错接型双气源燃气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富迩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富迩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59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