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科凯恩氏综合征特异性成体干细胞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71366.8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2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慧;乔杰;曲静;于洋;王思;耿令令;闵喆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5/10 | 分类号: | C12N5/10;C12Q1/02;A61K35/28;A61K35/30;A61P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张立娜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科凯恩氏 综合征 特异性 成体 干细胞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人科凯恩氏综合征特异性成体干细胞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对离体的携带科凯恩氏综合征特异性ERCC6基因突变的科凯恩氏综合征病人来源的成纤维细胞进行重编程,得到诱导多能干细胞,记为CS-iPSC;
(A2)将所述CS-iPSC定向诱导分化为成体干细胞,即得所述人科凯恩氏综合征特异性成体干细胞;
所述重编程为将OCT3/4基因、SOX2基因、KLF4基因、L-Myc基因和LIN28基因共同导入所述离体的携带科凯恩氏综合征特异性ERCC6基因突变的科凯恩氏综合征病人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中,并培养至获得所述CS-iPSC;
所述共同导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表达OCT3/4基因的Episomal载体、表达SOX2基因和KLF4基因的Episomal载体和表达L-Myc基因和LIN28基因的Episomal载体共同导入所述离体的携带科凯恩氏综合征特异性ERCC6基因突变的科凯恩氏综合征病人来源的成纤维细胞;
所述科凯恩氏综合征特异性ERCC6基因突变为c.643GT和/或c.3776CA;
所述成体干细胞为间充质干细胞或神经干细胞。
2.一种经遗传修饰的人科凯恩氏综合征特异性成体干细胞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B1)对离体的携带科凯恩氏综合征特异性ERCC6基因突变的科凯恩氏综合征病人来源的成纤维细胞进行重编程,得到诱导多能干细胞,记为CS-iPSC;
(B2)对所述CS-iPSC进行基因编辑,特异性消除所述科凯恩氏综合征特异性ERCC6基因突变,得到能表达全长ERCC6蛋白的诱导多能干细胞,记为GC-iPSC;
(B3)将所述GC-iPSC定向诱导分化为成体干细胞,即得所述经遗传修饰的人科凯恩氏综合征特异性成体干细胞;
所述重编程为将OCT3/4基因、SOX2基因、KLF4基因、L-Myc基因和LIN28基因共同导入所述离体的携带科凯恩氏综合征特异性ERCC6基因突变的科凯恩氏综合征病人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中,并培养至获得所述CS-iPSC;
所述共同导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表达OCT3/4基因的Episomal载体、表达SOX2基因和KLF4基因的Episomal载体和表达L-Myc基因和LIN28基因的Episomal载体共同导入所述离体的携带科凯恩氏综合征特异性ERCC6基因突变的科凯恩氏综合征病人来源的成纤维细胞;
所述科凯恩氏综合征特异性ERCC6基因突变为c.643GT和/或c.3776CA;
所述“特异性消除所述科凯恩氏综合征特异性ERCC6基因突变”为将所述c.643GT矫正为c.643GG,和/或将所述c.3776CA矫正为c.3776CC;
所述(B2)通过如下实现:将gRNA表达质粒、Cas9表达质粒和重组模板共同转入所述CS-iPSC,并培养至获得所述GC-iPSC;所述gRNA表达质粒中的gRNA的识别区域序列为SEQ IDNo.1;所述重组模板为SEQ ID No.2所示的单链寡脱氧核苷酸;
所述成体干细胞为间充质干细胞或神经干细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纤维细胞为皮肤成纤维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13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