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力驱动的升鱼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5344.0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4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冀前锋;李克锋;梁瑞峰;李永;王远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赵红欣;李斌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鱼箱 双向转动 重力驱动 注水系统 阻力齿轮 立柱 牛腿 下行 上行 自身重力驱动 电能损耗 上下两端 重力作用 阻力系统 钢丝绳 出水端 轴带动 坝体 滑轮 水体 注水 链条 驱动 外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力驱动的升鱼机,包括上部集鱼箱、下部集鱼箱、外侧牛腿、内侧牛腿和注水系统,所述上部集鱼箱和下部集鱼箱通过钢丝绳均与下部立柱上方的上部双向转动轴和下部双向转动轴相连接,所述上部双向转动轴和下部双向转动轴分别设置于上部立柱的上下两端,所述阻力系统外部通过阻力链条与阻力齿轮相连接,所述阻力齿轮的一侧连接有阻力滑轮,所述注水系统安装在坝体上,所述注水系统出水端分别与上部集鱼箱和下部集鱼箱相连通。该重力驱动的升鱼机通过对上部集鱼箱注水获得重力,在重力作用下驱动自身下行并通过双向转动轴带动下部集鱼箱上行,过鱼连续性及过鱼效率提高一倍,集鱼箱的上行与下行通过水体自身重力驱动,不产生电能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坝过鱼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力驱动的升鱼机。
背景技术
出于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中国能源需求的目的,一大批高坝工程处于规划、设计、建设甚至运行阶段,而高坝在带来巨大的能源效益,发挥防洪、航运、供水灌溉功能的同时,也阻隔了鱼类的上下游沟通通道,其带来的鱼类种类减少、种群数量下降等不利影响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目前,适合高坝的过鱼技术主要有升鱼机、鱼闸、集运鱼系统等,其中利用升鱼机实现高坝过鱼是被认为较为有效的措施,升鱼机能够较好地适应上下游水位变化,并能有效减缓鱼类的体能消耗,且其建设费用低,是高坝过鱼设计中主要的选择方案。随着我国西南地区一大批大坝的修建,升鱼机技术的应用也将迎来一个新的时期。
但传统的升鱼机具有过鱼效率低、过鱼能耗大、过鱼连续性不好等缺点,不能较好地满足河道过鱼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力驱动的升鱼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传统的升鱼机具有过鱼效率低、过鱼能耗大、过鱼连续性不好等缺点,不能较好地满足河道过鱼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力驱动的升鱼机,包括上部集鱼箱、下部集鱼箱、外侧牛腿、内侧牛腿和注水系统,所述上部集鱼箱和下部集鱼箱通过钢丝绳均与下部立柱上方的上部双向转动轴和下部双向转动轴相连接,所述上部双向转动轴和下部双向转动轴分别设置于上部立柱的上下两端,所述阻力系统外部通过阻力链条与阻力齿轮相连接,所述阻力齿轮的一侧连接有阻力滑轮,所述注水系统安装在坝体上,所述注水系统出水端分别与上部集鱼箱和下部集鱼箱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钢丝绳共设置有两根,且其两端分别反向缠绕在上部双向转动轴和下部双向转动轴上。
优选的,所述下部立柱共设置有三个,且中间位置的下部立柱高度低于两侧的下部立柱的高度,并且中间位置的下部立柱顶部安装有上部立柱。
优选的,所述中间位置的下部立柱外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阻力系统、阻力链条和阻力齿轮。
优选的,所述两个较高的下部立柱外侧均设置有一组阻力系统、阻力链条和阻力齿轮。
优选的,所述外侧牛腿位于两个较高下部立柱的顶部,且外侧牛腿的顶部安装有阻力齿轮。
优选的,所述内侧牛腿设置于中间位置的下部立柱的顶部外侧,且内侧牛腿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内侧牛腿关于下部立柱的中轴线对称设置,而且两个内侧牛腿的顶部均设置有阻力齿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重力驱动的升鱼机:
1.通过对上部集鱼箱注水获得重力,在重力作用下驱动自身下行并通过双向转动轴带动下部集鱼箱上行,过鱼连续性及过鱼效率提高一倍;
2.集鱼箱的上行与下行通过水体自身重力驱动,不产生电能损耗;
3.通过阻力滑轮和制动系统调节集鱼箱上行、下行速度,达到理想的运行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53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消能方法
- 下一篇:潮汐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