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PPA和PWG在制备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制品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0836.0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2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陈瑜;王楠;郑书发;楼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山东泰乐康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31 |
代理公司: | 山东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 37257 | 代理人: | 丁修亭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ppa pwg 制备 呼吸道 病原体 检测 制品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PPA和PWG在制备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制品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对给定的呼吸道病原样本进行蛋白提取;2)以步骤1)提取到的蛋白为蛋白样本形成RPPA;3)对步骤2)获得的RPPA通过PWG进行微生物或病毒检测;其中,RPPA为Reverse Phase Protein Array,即反相蛋白阵列;PWG为Planar Wave Guide,即平面光导。依据本发明RPPA和PWG在制备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制品中的应用在样本中所含蛋白量相对较少时不容易产生漏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RPPA和PWG在制备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制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是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的代表种,简称流感病毒,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体。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例如1918~1919年的大流行中,全世界至少有2000万~4000万人死于流感;乙型流感病毒也对人类也较强的致病性,可在局部地区爆发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甲型流感病毒共有8个基因节段,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从禽类已鉴定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
近一个世纪,在人间流行的流感病毒主要是H1、H2、H3和N1、N2等几种抗原构成的亚型,但流感病毒较易出现突变,可产生新型的流感病毒,造成局部地区爆发流行乃至全球大流行。2013年我国新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就在短期内蔓延至全国各地,截止目前已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近2000例,死亡率高达40%,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检测试剂是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有效降低重大新发传染病病死率的关键技术手段。目前流感诊疗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病原学及相关检测及胸部影像学检查等。病原学检测是流感病毒的筛查、确认至关重要的环节。
作为病毒鉴定标准的传统病原分离检测方法对培养条件及技术要求较高,且实验周期长(一般3-7天),因此不适用于大规模快速临床诊断与筛查。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作为目前较为普及的检测标准,在医疗机构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实时荧光定量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则需要较高的设备及实验室环境要求,并存在其它一系列劣势,如操作繁琐、较易污染,操作人员要求高,针对大样本的消耗大,效率低等,因此也较难普及并在基层开展。
快速抗原检测法是对病原体抗原进行检测的一大类方法。这类方法以快速检测法(Rapid Diagnostic Tests)为主,其中主要通过免疫法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鉴定,包括胶体金法,斑点ELISA法,以及直接免疫荧光法(DFA)等。胶体金法和斑点ELISA法因操作简单而被广泛应用到基层医疗机构,其操作简便性的优势得到很大的体现。然而直接免疫荧光法则对实验技术要求较高,不易进行标准化,而所有的抗原检测均存在一个技术瓶颈,即灵敏度问题。
在快速检测法应用中,因抗原不可像核酸一样被复制,且临床样本,尤其是鼻/咽拭子等来源的样本所含的蛋白量的少,回收率低,因此其检测灵敏度完全依赖于检测方法本身,很容易造成漏检,并且不能实现进一步的流感亚型分型(如甲流亚型分型),更加适用于流感早期初筛,而最终定型及分型还需要通过核酸检测来完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在面对样本中所含蛋白量相对较少而容易产生漏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样本中所含蛋白量相对较少时不容易产生漏检的RPPA和PWG在制备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制品中的应用。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RPPA和PWG在制备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制品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山东泰乐康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大学;山东泰乐康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08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