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拟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0192.5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4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伟;刘双江;汪锴;宝丽;王语婧;刘畅;周楠;韩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5/741;A61K35/747;A61K35/745;A61K35/742;A61P3/04;A61P3/10;A61P3/06;A61P1/16;A23L33/135;A23L3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武玉琴;冷文燕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拟杆菌在治疗和/或预防代谢相关疾病药品、保健品或食品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拟杆菌可以显著控制体重、改善血糖、血脂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症状,可以用于制备治疗糖尿病、降血脂、肥胖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品、保健品或食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代谢疾病是由于体内代谢紊乱而发生的疾病的总称。代谢疾病通常是由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维生素、电解质、水等的失衡而引起的。代谢疾病的实例包括肥胖症、高血糖、高血脂症、动脉硬化症、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饮食呈富余化趋势,导致代谢类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其中以肥胖、高血糖以及高血脂最引人关注。肥胖是一系列疾病的诱导因子,如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胆囊病、骨关节炎、睡眠中呼吸窒息。目前全世界糖尿病人数为2亿人左右,并以惊人的速度每年递增。中国糖尿病人数为4千万,占世界糖尿病人群总数的1/5。另外,因血脂升高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并有年轻化趋势。降血糖、降血脂药品已经成为药品研究的重点之一。
益生菌从发展到临床应用经历了多年的开发与探索,益生菌的类别、作用机制逐渐清晰,临床应用越发广泛,涉及内容包括脏器保护、免疫、抑菌、降血脂、降血糖、控制体重等。在我国,多种益生菌制剂在预防或治疗疾病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前景,但是现阶段大多数研究规模小,所涉及益生菌一般局限在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spp.),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pp.)等少数几个种属。
拟杆菌属肠道中的一类重要革兰氏阳性菌,并且部分研究表明其在肠道内的含量在糖尿病、肥胖、系统炎症患者、动物模型中降低,然而,没有研究发现其中常见种解木聚糖拟杆菌(Bacteroides xylanisolvens),多里氏拟杆菌(Bacteroides dorei),卵形拟杆菌(Bacteroides ovatus)对代谢性疾病的作用,对于其菌体是否可以缓解或治疗诸如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疾病仍未见报道。
叶酸是由蝶啶、对氨基苯甲酸和L-谷氨酸组成的B族维生素,在生物体内一碳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系列研究表明叶酸缺乏会引起肝脏脂肪累积,甘油三酯从头合成增加,系统炎症水平上调及机体氧化压力增加等,近期研究表明,低碳饮食可以通过调节人体菌群增加叶酸合成途径,继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症状。我们发现拟杆菌在体内外均可以产生叶酸,进而影响肝脏脂代谢影响,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症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公开了拟杆菌在治疗和/或预防代谢相关疾病药品、保健品或食品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代谢性疾病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进一步地,所述的拟杆菌包括解木聚糖拟杆菌、多里氏拟杆菌、卵形拟杆菌及其发酵代谢物。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公开了一种拟杆菌菌剂在预防和/或治疗代谢性疾病的药品、保健品或食品中的应用,所述的菌剂包括益生菌和解木聚糖拟杆菌及其发酵代谢物;所述的益生菌包括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GM-020、丁酸梭菌、双歧杆菌中任何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提供的拟杆菌及其菌剂可以显著控制体重、改善血脂,可以用于治疗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品或食品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拟杆菌对高脂饲料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图。
图2是肝脏纤维化情况图。
图3是叶酸含量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01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