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动态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组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52077.3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1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洪洁;张德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H04W84/18;H04W28/18;H04W2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王宇杨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由协议 高动态 节点移动 网络性能 组网 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 移动自组织网络 数据业务服务 传输层协议 平面式结构 网络层协议 物理层协议 自组织组网 安全协议 方式选用 配置网络 任务场景 任务属性 任务要求 体系组成 无线移动 移动方式 移动节点 整个网络 质量需求 移动性 网络 场景 | ||
1.一种高动态无线移动自组织组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选择若干个高动态移动节点按照Ad hoc五层体系组成平面式结构的网络;
配置网络的传输层协议、网络层协议、MAC层和/或物理层协议以及整个网络的安全协议,使网络的网络性能满足数据业务服务质量需求和任务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动态无线移动自组织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动态移动节点的总数不超过256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动态无线移动自组织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动态移动节点上配置:传感器、定位模块、信息存储及处理设备、多频无线发射和接收模块和路由器;
所述传感器,用于感知和获取外部环境信息或目标信息;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获取高动态移动节点的位置和速度信息;
所述信息存储及处理设备,用于对外部环境信息或目标信息以及节点的位置和速度信息进行存储和处理;
所述多频无线发射和接收模块,用于当能够直接与控制中心通信时,接收控制中心发送的指令或者将所述信息存储及处理设备中的数据发送至控制中心;当不能直接与控制中心通信时,通过路由器,以多跳的方式与其它节点进行通信,从而通过能够直接与控制中心通信的节点,实现与控制中心间的指令和数据交互;
所述路由器,用于在与网络其它节点间数据互通时进行路径选择,数据转发和流量控制,还用于本网络与其它异构网络间的互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动态无线移动自组织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网络的传输层协议包括:配置具体的协议类型、数据传输率、数据发送方式及数据包尺寸;所述协议类型为UDP协议,所述数据包尺寸小于1472byte,所述数据发送方式采用恒定比特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动态无线移动自组织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网络的物理层协议包括:确定节点的网络接入方式、确定节点间无线通信的差错控制方式、确定节点间无线通信的调制方式/调制速率和子载波数;所述节点的网络接入方式采用adhoc接入方式,所述节点间无线通信的差错控制方式采用自动反馈重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动态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组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层和/或MAC层协议被配置为IEEE 802.11g的无线局域网协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动态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组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层和/或MAC层的安全协议被配置为WAPI协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动态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组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性能包括包传输率、网络吞吐量、平均端到端时延和平均抖动;
所述包传输率为目的节点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包数目与源节点发送的所有数据包数目的比值;
所述网络吞吐量为单位时间内网络中所有目的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字节数;
所述平均端到端时延为数据包自源节点到目的节点整个过程中所用的平均时间;包含在整个路由发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延迟:接口处的排队延迟、MAC层的重传延迟、传播和转换延迟;
所述平均抖动为当前数据包与后续数据包到达之间的时间变化,由网络拥塞、时间漂移或路由变化引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动态无线移动自组织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务类型包括:侦察巡航、地质勘探、科学考察、环境探测、目标搜索、灾难救援、中继通信和目标追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动态无线移动自组织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业务类型为:文本、图像或视频,每种类型数据业务的传输质量的要求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20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