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式热管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49438.9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2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峰;上官红玉;董爱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08 | 分类号: | B21D5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7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热管 加工 方法 | ||
1.一种板式热管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印刷盖合,准备两块金属基板,其中一块所述金属基板上印刷有阻轧剂,金属基板上印刷有阻轧剂的区域包括第一阻轧区和均与所述第一阻轧区相连的多个第二阻轧区,金属基板上印刷有阻轧剂的区域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阻轧区和所述第二阻轧区的第三阻轧区,所述第三阻轧区与所述第一阻轧区及所述第二阻轧区之间构成的夹角均为45°,将两块金属基板盖合后,阻轧剂夹设于两块金属基板之间;
步骤S30:热轧,将盖合后的双层金属基板送入热轧机内轧制成为复合板;
步骤S60:吹胀,在复合板上开设吹胀口后,将复合板装到胀形机上,然后从所述吹胀口通入高压气体,所述复合板上对应第一阻轧区的区域胀开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复合板上对应第二阻轧区的区域胀开形成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三阻轧区的部分胀开形成过渡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均与所述过渡空腔相连通;
步骤S70:切割,在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空腔之间切割形成翅片分割线,每相邻两条翅片分割线之间的部分形成折弯部,所述翅片分割线包括过渡段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过渡段两端的第一切痕段和第二切痕段,其中,所述过渡段与所述过渡空腔平行,所述第一切痕段与第一空腔平行,所述第二切痕段与所述第二空腔平行,所述过渡段与所述第一切痕段的交叉点构成第一交点,所述过渡段与所述第二切痕段的交叉点构成第二交点,相邻两个过渡段上的两个所述第一交点和两个所述第二交点之间的连线构成的区域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呈平行四边形结构,且该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夹角为45°,所述过渡空腔设于所述连接部上;
步骤S90:折弯,在相邻两个所述翅片分割线中,将其中一个所述翅片分割线上的所述第一切痕段远离所述过渡段的一端位于另一个所述翅片分割线上的所述第二切痕段的延长线上,且使其中一个所述翅片分割线上的所述第一切痕段远离所述过渡段的一端与位于另一个所述翅片分割线上的所述第二交点之间的连线形成折弯线,通过所述折弯线将所述连接部隔设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并使所述过渡空腔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部分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所述过渡空腔上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部分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将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将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成直角梯形,将所述直角梯形的长边与其中一条腰之间的夹角设置为45°,以使该直角梯形的另一条腰与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均由所述折弯线构成,将所述折弯部沿所述折弯线折弯形成翅片部,使所述翅片部与复合板之间形成一夹角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热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盖合后的两块金属基板之间通过铆合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热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中,盖合后的双层金属基板送入热轧机内轧制之前,将双层金属基板放入加热炉内加热,加热温度为420~48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热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90中,多个所述翅片部之间相互平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热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阻轧剂为石墨乳液。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板式热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在步骤S30之后与步骤S60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冷轧校平,将热轧后形成的复合板送入冷轧机进行冷轧处理,使复合板被校平;
步骤S50:退火处理,将冷轧校平后的复合板放置在传送架上后送入退火炉,在400~500℃退火。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热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在步骤S70之后与步骤S90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0:充注工质并封口,在折弯后的复合板上开充注口,通过充注口抽真空、充注相变工质后将所述充注口及所述吹胀口焊接密封,从而将相变工质密封在封闭腔体内,板式热管最终成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热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在步骤S20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步骤S10:下料,将金属片按照尺寸要求切割成为两块相同大小的金属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943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