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46378.5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2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骞志彦;王国强;陈学伟;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视缘(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俊寅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脸识别 归一化处理 人脸模型 纹理数据 纹理图像 图像 模式识别技术 人脸图像数据 参数化处理 条件变化 投影变换 图像处理 对照度 鲁棒性 识别率 相似度 构建 辨别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属于图像处理及模式识别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人脸识别方法包括:利用3维模型和2维人脸图像数据构建3维人脸模型纹理数据;对所述3维人脸模型纹理数据进行投影变换得到2维纹理图像;对所述2维纹理图像进行参数化处理得到UV图像;对所述UV图像进行照明归一化处理;对照度归一化处理后的所述UV图像进行识别得到相似度得分。本发明的一种人脸识别方法提出了新的3维‑2维(3D‑2D)识别框架,该框架利用3D数据进行登记,同时仅需要2D数据进行识别,该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且对于条件变化更具辨别力和鲁棒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及模式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FR)一直是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 关键主题,它扩展了感知,行为和社会原则。平行地,FR技术在传感器、算 法、数据库和评估框架等方面一直在不断发展,促使其日益增长的兴趣一部分 由困难的任务和挑战(即复杂的,类内对象识别问题)驱动,一部分由涉及身 份管理的各种应用驱动。目前研究的挑战包括:(i)将内在与外在的外观变化 分开;(ii)发展判别表示和相似性度量;(iii)发现跨异构数据和条件的性能 不变量。面向应用程序,面部正在成为一种强大的生物识别技术,一种用于基 于内容的索引和检索的高级语义,以及一种用于人机交互的自然而丰富的通信 模式。现有的用于面部识别的框架根据一些方法(例如:数据驱动/基于模型/ 感知)或面部数据域(例如:图像/点云/深度图)变化。
现有的2D-2D人脸识别技术存在着精确度、识别通过率、识别速度等方 面的缺陷,它会受到诸如光照、角度及清晰度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从而给判定 的结果带来影响,目前已经提供了一些方法来提高对比的准确性,但是在这些 现有技术的方法中存在诸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方法,以解决现有的2D-2D人脸识别技术存在 的精确度、识别通过率、识别速度等方面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包括:
利用3维模型和2维人脸图像数据构建3维人脸模型纹理数据;
对所述3维人脸模型纹理数据进行投影变换得到2维纹理图像;
对所述2维纹理图像进行参数化处理得到UV图像;
对所述UV图像进行照明归一化处理;
对照度归一化处理后的所述UV图像进行识别得到相似度得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对照度归一化处理后的所述UV图像进行 识别得到相似度得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归一化处理所述相似度得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3维模型为AFM构建模型,所述AFM 构建模型的表面参数为一内射函数:
其中表示3维向量R3,M表示图像,U表示2维图像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对所述3维人脸模型纹理数据进行投影 变换得到2维纹理图像的步骤包括:
在透视投影模型下对所述3维人脸模型纹理数据进行线性映射得到2维纹 理图像;
对所述2维纹理图像进行重投影误差最小化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对所述2维纹理图像进行参数化处理得 到UV图像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2维纹理图像进行模型参数化处理得到UV图像;
去除所述UV图像中的伪值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对所述UV图像进行照明归一化处理的 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视缘(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视缘(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63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