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晶全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43913.1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7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凯;王洪锋;王松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华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33/08 | 分类号: | C08L33/08;C08L33/12;C08L67/04;C08L71/02;C08L67/02;C08K13/02;C08K5/053;C08K3/26;C08K5/29;C08J5/18;C08F220/18;C08F22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降解材料 纳米晶 降解 制备 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乙酯 交联剂 纳米钙 偶联剂 甘油 土壤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晶全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降解材料包括以下原料组分:纳米钙、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PCL、PEG、甘油、偶联剂、PBAT、PLA、交联剂。本发明纳米晶全降解材料在土壤中完全降解的时间为9‑12个月;在温度4℃以上的土壤中完全降解的时间为6‑7个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晶全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可降解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可降解材料是在一段时间内,在热力学和动力学意义上均可降解的材料。按降解的外因因素来分,可分为:光降解材料、生物降解材料等,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分子量 、材料结构等。
现有技术的可降解材料有聚乳酸材料、淀粉塑料。我国目前生产的淀粉塑料绝大多数为填充型淀粉塑料,即在非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淀粉,通过淀粉的生物降解而致使整个材料物理性能崩溃,促使大量端基暴露以致氧化降解,但这种崩溃后的剩余部分中的PE、PVC等均不可能降解而一直残留于土壤中,日积月累当然会造成污染,因此国外将此类产品归属为淘汰型。含淀粉在90%以上,添加的其他组份也是能完全降解的,但其强度以及延展性能一直受到很大限制。聚乳酸材料力学性能优异。聚乳酸在生物体内可被水解成乳酸和乙酸,并经酶代谢为CO2和H2O,故可作为医用材料。聚乳酸还被用于生产包装容器、农用地膜 、纤维型运动服和被褥等。使用后可自动降解,不会污染环境。但传统的聚乳酸材料的加工的难度很大,不易成膜,对设备的要求很高,成型困难,难以生产对规格要求高的产品。
现有技术的降解材料具有以下缺陷:强度、延展性能、降解能力不能兼具;同时,生产条件苛刻,加工困难,不易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晶全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要达到以下发明目的:使降解材料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延展性能、降解能力;简化生产工艺。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晶全降解材料,所述的全降解材料包括以下原料组分:纳米钙、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PCL、PEG、甘油、偶联剂、PBAT、PLA、交联剂。
所述的全降解材料,以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分组成:纳米钙75-85份、丙烯酸甲酯18-23份、丙烯酸乙酯20-25份、PCL 1-3份、PEG 1.5-2.5份、甘油6-8份、偶联剂0.5-1.5份、PBAT 1.5-2.5份、PLA 1.5-2.8份、交联剂K-001 1-2.5份。
所述的全降解材料,以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分组成:纳米钙80份、丙烯酸甲酯20份、丙烯酸乙酯25份、PCL 2份、PEG 2份、甘油7份、偶联剂1份、PBAT 2份、PLA 2份、交联剂K-001 2份。
所述的全降解材料,以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分组成:纳米钙81.5份、丙烯酸甲酯21份、丙烯酸乙酯24份、PCL 2.2份、PEG 2.5份、甘油6份、亚麻籽油4份、偶联剂1份、PBAT2.1份、PLA 2份、交联剂K-001 1.7份。
所述的纳米钙:粒度为70-90纳米,含水量低于0.2%,纯度为99.9%。
所述的PCL:牌号为CAPA6500;所述的PEG:型号为美国陶氏PEG200,密度为1.27g/ml(25℃);所述的偶联剂:为碳化二亚胺。
一种纳米晶全降解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纳米钙粉与甘油搅拌,搅拌速率为1500转/min;搅拌后进行超声波辅助处理;
步骤2:滴加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 300转/min搅拌,进行聚合接枝反应;
步骤3:冷却到40℃;加入偶联剂,搅拌15-20分钟,然后加交联剂K-100,继续搅拌10-1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华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华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39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疏水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汽车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