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系统及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43705.1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9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普奇地质勘探设备研究院(普通合伙)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G01S5/02;F17D5/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彭凤琴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控制器 压力管道 漏点 定位装置 泵控制器 管路连接 管路连通 排出管路 泄压元件 泵连接 排出管 入口端 第二管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系统及方法,其中,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包括:第一管路,第一管路的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与待测管路连通,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压力控制器、第一泵和第一泵控制器,第一管路连接有第一排出管路;第二管路,第二管路的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与待测管路连通,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压力控制器、第二泵和第二泵控制器,第二管路连接有第二排出管路;第一排出管路上设置第一泄压元件,第二排出管路上设置第二泄压元件;第一压力控制器与第二泵连接,第二压力控制器与第一泵连接。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压力管道漏点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应用所述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的压力管道漏点定位系统和压力管道漏点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内置压力管道(如自来水管道或地暖管道)属于隐蔽性工程,由于安装问题或管道质量问题,容易导致内置压力管道出现泄露的情况,内置压力管道泄露时对于管道漏点的检测定位比较麻烦。
目前,主要依靠人工观察来判断管道漏点,这种方式存在效率低下和误判率高等问题,通常无法及时解决管道泄露问题。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测漏装置,但这些测漏装置大多存在漏点探测不够准确和寻找漏点速度较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压力管道漏点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包括:
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其中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用于与待测管路的其中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压力控制器以及相互连接的第一泵和第一泵控制器,所述第一管路的用于连接所述待测管路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排出管路;
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其中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待测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压力控制器以及相互连接的第二泵和第二泵控制器,所述第二管路的用于连接所述待测管路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排出管路;
所述第一排出管路上设置第一泄压元件,所述第二排出管路上设置第二泄压元件;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泵连接,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泵连接;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管路的压力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管路的压力数据控制所述第二泵启停,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管路的压力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二管路的压力数据控制所述第一泵启停,以使进入所述待测管路内的定位器在所述待测管路内的压力调节作用下移动并结合探测器共同定位所述待测管路的漏点;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通过三通阀接入所述第一管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快速接头,所述第二管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快速接头。
优选地,所述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还包括出口管路,所述第一排出管路的背离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排出管路的背离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分别通过三通阀与所述出口管路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泄压元件为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泄压元件为第二阀门;所述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器、所述第一泵、所述第二泵、所述第一泵控制器、所述第二泵控制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还包括主机壳体,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所述第一泵、所述第一泵控制器、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器、所述第二泵和所述第二泵控制器、所述第一排出管路、第二排出管路、所述第一泄压元件和所述第二泄压元件分别收容于所述主机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主机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区域,所述第一控制区域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的上限和下限,并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器的上限和下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普奇地质勘探设备研究院(普通合伙),未经湖南普奇地质勘探设备研究院(普通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3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