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生性疤痕贴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41122.5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7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祝蕾;朱坤福;朱志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煜和堂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36/534;A61K47/44;A61P17/02;A61K35/64;A61K35/6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宋震 |
地址: | 274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生 疤痕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疤痕贴剂领域,尤其是增生性疤痕贴及其制造方法,由内而外依次包括一防护透气层、硅凝胶层、防尘膜,所述防护透气层包括一设置在硅凝胶层的中部上侧的带孔的透气网布,在透气网布的两侧分别熔融连接一弹性粘布,所述弹性粘布的两侧长度均大于硅凝胶层的长度,所述防尘膜分别与所述弹性粘布底部、硅凝胶层底部粘接贴合,在硅凝胶层上自上而下设有若干个贯穿其设置的治疗液流通孔。所述疤痕贴在结构上设置了透气网布能够有效地保证疤痕粘贴时的透气性;本疤痕贴通过透气网布、治疗液流通孔向疤痕部位注入现有的辅助药液,可以有效的提高疤痕贴的治疗效果;治疗时,多次重复操作,有效地促进疤痕的延展、提高细胞对药物的吸收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疤痕贴剂领域,尤其是增生性疤痕贴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增生性疤痕,多发于损伤深度仅及真皮的创伤。增生性疤痕与正常疤痕的病理组织差别仅在于疤痕深部胶原纤维的增厚,表现为排列不规则,或呈波澜形,或缠绕成绳索状。增生性疤痕多发生于深度烧伤的创面愈合后。在Ⅲ度烧伤创面植皮后在皮片四周缝合处也常见网状增殖性疤痕。另外,最常见的是任何切口经缝合后的切口疤痕也属于这一种。增生瘢痕表现为突出表面,外形不规则,高低不平,潮红充血,质实韧。有灼痛及瘙痒感。
现在对疤痕进行辅助治疗时,主要是通过疤痕贴进行覆盖治疗。疤痕贴贴覆使用于因手术、车祸、割伤或烧伤而留在身体任何部位的已愈合疤痕(增生性疤痕和瘢痕疙瘩),可在疤痕和外界环境之间提供一层物理屏障,保持疤痕湿润和清洁,从而有助于疤痕整体情况的改善,使面积减小,颜色退浅,起到治疗作用,也可与其它疤痕治疗方法配合使用,增强治疗效果。疤痕贴在现在辅助治疗疤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疤痕贴的治疗效果对疤痕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增生性疤痕贴,由内而外依次包括一防护透气层、硅凝胶层、防尘膜,所述防护透气层包括一设置在硅凝胶层的中部上侧的带孔的透气网布,在透气网布的两侧分别熔融连接一弹性粘布,所述弹性粘布的两侧长度均大于硅凝胶层的长度,所述防尘膜分别与所述弹性粘布底部、硅凝胶层底部粘接贴合,在硅凝胶层上自上而下设有若干个贯穿其设置的治疗液流通孔。
优选地,在透气网布的上部覆盖粘接一防护膜,所述防护膜的两侧分别粘接在对应的弹性粘布的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防护透气层、硅凝胶层、防尘膜、防护膜的总厚度不超过5mm。
优选地,所述硅凝胶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自粘性硅凝胶100-150份、薄荷油10-25份、三七粉30-40份、艾叶20-30份、五倍子40-60份、鸡血藤25-50份。
优选地,所述硅凝胶层还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羊脂15-30份、蜈蚣5-10份、凡士林10-20份。
增生性疤痕贴的制造方法,所述硅凝胶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原料;
按照需要准备自粘性硅凝胶、薄荷油、艾叶、五倍子、鸡血藤、蜈蚣、三七粉、羊脂、凡士林;其中艾叶、五倍子、鸡血藤、蜈蚣、三七粉在使用前均分随之粉末状待用,羊脂加热融化后滤除油渣后待用。
S2:初料混合加工:
依次将符合质量份数要求的第一批的原料(包括自粘性硅凝胶、薄荷油、艾叶、五倍子、鸡血藤、蜈蚣)依次加入混料仓内,反复混合搅拌,同时加热处理得产物初料;
S3:二次加料:
保持对S1中所得初料的搅拌,并份多次间断的向混料仓内喷洒三七粉,并混合均匀得中间物料;
S3:稠度配料:
向S2中所得的中间物料中逐次少量加入羊脂、凡士林,并保持搅拌混合,每个5分钟对混合物料的粘稠度进行检测,达标后停止加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煜和堂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煜和堂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11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存储装置
- 下一篇: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