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应加热设备能量监控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38339.0 | 申请日: | 2019-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0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 发明(设计)人: | 梁海;吴金海;黄东强;李德满;钟进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茂机械(肇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21/06 | 分类号: | G01R21/06;H05B6/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瑞之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14 | 代理人: | 黄爱君 |
| 地址: | 52623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加热设备 能量监控 监控器 电流采集器 电压采集器 能量数据 远程显示 电流信号 电压信号 反馈功率 历史曲线 能量反馈 实时获取 输入功率 控制器 能量图 优化 供电 保存 监控 分析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应加热设备能量监控系统,包括电压采集器、电流采集器、ARM处理器、感应加热设备能量反馈器、感应加热设备控制器以及远程显示监控器。本感应加热设备能量监控系统通过电压采集器和电流采集器可以实时获取感应加热设备供电侧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并通过ARM处理器计算得到实时的输入功率以及反馈功率,并计算得到能量数据,通过远程显示监控器可将ARM处理器得到的能量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保存,并生成历史曲线、能量图和生产质量报告,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优化感应加热设备的操作,实现能量的优化利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能量监控系统的监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量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应加热设备能量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表面热处理工艺是提高零件机械性能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感应加热时最常用的是表面电磁感应加热淬火方法。在国内的多数地区由于电网质量较差,导致电压、电流发生波动难以保证零件淬火质量以及整批产品在淬火深度、硬度的一致性,难以避免出现淬火质量问题(未淬火、过烧、裂纹),所以必须对零件淬火工艺参数进行实时监控。
现有的感应加热设备均只是采用PLC对感应加热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能量进行记录,因此无法获取淬火零件的实时能量数据或不同运行速度曲线对应的能量情况,从而导致无法精确控制电能的使用,也不能根据电能的变化情况做出相应的措施,以减少供电网压降低,引起的淬火不合格。因此,如何实现对感应加热设备进行能量监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感应加热设备能量监控系统及方法,可以实现对感应加热设备能量使用的在线监控,并实现品质控制。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应加热设备能量监控系统,包括:
电压采集器,用于采集感应加热设备供电侧的电压信号;
电流采集器,用于采集感应加热设备供电侧的电流信号;
感应加热设备能量反馈器,用于获取感应加热设备运行工况,并根据所述感应加热设备运行工况得到能量反馈值,最后根据能量反馈值计算得到反馈功率;
ARM处理器,所述ARM处理器用于获取根据感应加热设备供电侧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进行计算得到输入功率,以及获取感应加热设备运行工况以及该运行工况下的反馈功率,并根据所述反馈功率和输入功率进行计算,得到感应加热设备运行工况下的能量数据;
感应加热设备控制器,用于获取感应加热设备运行工况,并发送给ARM处理器及感应加热设备能量反馈器;
远程显示监控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各个运行工况下的能量数据,对所述能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品质控制方案。
优选的,所述ARM处理器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根据感应加热设备供电侧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进行计算得到的输入功率;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感应加热设备运行工况以及该运行工况下的反馈功率;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反馈功率和输入功率进行计算,得到运行工况下的能量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无线传输将所述运行工况下的能量数据发送给终端。
优选的,所述计算模块在计算过程中通过CNC数控系统获取感应加热设备淬火感应器位置信息,得到该位置下加热设备淬火感应器运行工况下的能量数据,然后通过网络无线传输将该运行工况下的能量数据发送给远程显示监控器,使远程显示监控器根据接收到的该运行工况下的能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品质控制方案。
优选的,感应加热设备能量反馈器获取反馈功率的方法如下:
步骤一、根据感应加热设备控制单元TCU发送的信息感应加热设备运行工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茂机械(肇庆)有限公司,未经华茂机械(肇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83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