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纱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7635.9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7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姜林强;蔡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久大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44 | 分类号: | D02G3/44;D02G3/40;D02G3/04;D06B13/00;D06B15/02;D06B15/00;D06B3/04;C09J175/06;C09J175/08;C09J11/04;C09J11/06;C08G18/42;C08G18/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抗菌纱线 植绒纱线 预处理 固化胶粘剂 胶粘剂固化 连续化生产 胶粘剂 固化处理 烘干处理 抗菌性能 纱线制备 生产效率 性能需求 植绒产品 植绒面料 制备工艺 光固化 抗菌 去污 上胶 收卷 刷毛 送纱 植绒 生产工艺 织布 节约 赋予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纱线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包括进料送纱、预处理去污、烘干处理、上胶处理、植绒处理、UV光固化处理、刷毛处理以及收卷。本发明制备植绒纱线的生产工艺可以实现连续化生产,保证了植绒纱线的质量,为后序织布工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纱线制备工艺采用的抗菌UV光固化胶粘剂不仅赋予了植绒产品优异的抗菌性能而且拥有较短的胶粘剂固化时间,明显优于非光固化的普通胶粘剂,完全满足高档植绒面料的性能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纱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植绒是利用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使得短纤维绒毛带上负电荷,将植绒材料置于零电位或接地条件下,绒毛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垂直飞向植绒材料表面,由于植绒材料预先涂有粘结剂的缘故,绒毛就被垂直地粘附在材料上,植绒完毕后进行烘干或晾干获得成品。在植绒领域中,通常植绒处理的是布料,布料经过预处理、上胶、植绒以及刷毛等工序,消耗了大量的绒毛、胶水与预处理液,造成了生产植绒布料成本的上升,为了节省成本,可以选择纱线为原料生产植绒纱线,最后纺织成布。为了提高工艺的生产效率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可以缩短某些工序的时间或者减少工序步骤来实现,例如植绒处理后需要进行烘干处理,要花很长时间粘结剂才能固化成膜,达到工艺要求的强度,但是如果要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纱线组不可能在这一工序停留很长时间,这就需要胶水能够快干固化成膜,通过紫外线(UV)光固化胶粘剂可以实现在几分钟内快速固化成膜,而且保证纱线植绒后的质量。另外,胶粘剂中添加具有抗菌、疏水、导电、阻燃、抗紫外线的材料,可以赋予纱线这些优异的性能,满足人们对纺织品的某些特殊需求,例如添加纳米材料可以获得优异的抗菌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抗菌纱线的制备方法,可以实现纱线的连续生产,并且制备的植绒产品拥有很好的抗菌性能。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菌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进料送纱:将60组纱锭预先装入纱架装置内,纱线组穿过分纱通道连接夹紧装置和纱线张力平衡器,完成进料送纱准备;
(2)预处理去污:纱线组浸入预处理溶液,利用超声波发生装置产生的气泡协同预处理液,清理纱线上的污渍和杂毛,随后纱线组再穿过多对动力辊轮的间隙中挤出多余的预处理溶液;
(3)烘干处理。预处理过后的纱线组经过红外线烘干机烘干,蒸发预处理液;
(4)上胶处理:纱线组浸入抗菌UV光固化胶粘剂中进行上胶处理,胶粘剂成分以重量份数计,包括:聚环氧丙烷醚二醇1~10份、聚己二酸丁二醇酯1~1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5~10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5~2份、2, 2-二羟甲基丙酸2~10份、4-氨基苯磺酸钠5~10份、三乙胺1~5份、KH550硅烷偶联剂5~10份、TPO 1~5份 、丙三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5份、纳米Ag 1~10份、无水乙醇10~20份以及去离子水20~50份。
(5)植绒处理:植绒过程中短纤维绒毛在高压静电场的作用下吸附在上胶处理后的纱线组上;
(6)UV光固化处理:纱线组穿过紫外线发生装置,利用紫外线(UV)加热烘烤,使得光固化胶粘剂快速固化成膜;
(7)刷毛处理:纱线组经过刷毛系统中的动力辊轮,通过一对低压喷嘴喷出的洁净低压空气吹掉纱线上残留的绒毛和灰尘,并将绒毛和灰尘收集到吸尘装置中。
(8)收卷。
进一步的,所述上胶处理还包括刮胶处理,使用气动升降刮刀进行刮胶处理,其刀口表面产生的气流使得纱线组充分浸润到胶水中,刀口表面产生的气流刮刀压力为0.35~0.5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久大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久大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76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导电纱线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毛条中毛丝的定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