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互联网和AR技术的传感器数据显示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4581.0 | 申请日: | 201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7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吕新伟;王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蒂姆维澳(上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3/14;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形标志 眼镜 检测 传感器数据 显示系统 状态检测 采集 检测技术领域 建立服务器 服务器端 关联存储 检测数据 历史状态 数据连接 图像信息 现场检测 现场巡检 互联网 检测端 调取 存储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互联网和AR技术的传感器数据显示系统及方法,涉及AR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建立服务器端、检测端以及AR眼镜端的数据连接;建立检测器件和图形标志信息、状态检测数据之间的关联存储关系及存储列表;利用AR眼镜端采集图形标志信息,识别并调取服务器端中对应于上述图形标志信息的检测器件的实时或历史状态检测数据,输出至所述AR眼镜端显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现场巡检人员无需逐一对管路或设备中的检测器件加以查看,只需要利用AR眼镜端采集现场检测器件对应的图形标志或检测器件本身的图像信息即可获取到相应的状态检测数据,十分快捷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R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和AR技术的传感器数据显示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领域,常常需要对管路系统或生产线进行巡检,巡检的主要目的在于实时了解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态,能够及时发现一些异常情况并在现场加以解决,最终保证管路系统或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无论是管路系统还是生产线中,为了能够及时地了解管路系统以及生产线设备的运行状态,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管路以及产线设备上设置各类传感器,上述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检测数据上传至监控中心,由监控中心实时加以监控处理。显而易见,上述集中式的数据管理以及监控,虽然简便,相较于巡检仍然有许多局限性,例如,生硬的检测数据并不能完全反应出现场的情况,而巡检融入了工作人员的现场感知,更能够发现问题的所在,并且巡检亦能够对现场出现的问题加以及时的解决。
同样,工业巡检本身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管路中的流量数据通常是通过流量传感器或流量表去检测得到的,现场的巡检人员并不能直观便捷地看到上述流量数据,即使利用肉眼对现场的流量表加以观测,观测者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判定出上述数据是否超标,往往一个管理系统或生产线上有很多检测器件,让巡检员一一比对检测数据与标准数据,这就大大降低了工业巡检的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实际运用中管路系统或生产线巡检效率低这一问题,本发明目的一在于提出一种基于互联网和AR技术的传感器数据显示系统,其能够快速准确地让现场巡检人员知晓管路或设备的运行状态,判断管路及设备发生故障的风险大小,基于上述系统,本发明目的二在于提出一种基于互联网和AR技术的传感器数据显示方法,能够使得巡检人员具有更强的现场感知能力,显著提升现场工业巡检人员的巡检效率。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互联网和AR技术的传感器数据显示系统,包括:
检测端,配置为多个设置于管路或设备中的检测器件,用于检测管路或设备的状态检测数据,多个检测器件均对应配置有用于标记自身身份信息的图形标志;
AR眼镜端,配置为成像装置、图像采集装置以及AR控制中心;
服务器端,配置为与所述检测端数据连接,接收并关联存储所述检测端中各检测器件的身份信息及其各自对应检测输出的状态检测数据,接收并响应于所述AR眼镜端输出的数据请求信息,发送所述状态检测数据至AR眼镜端;
其中,所述AR眼镜端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检测器件对应的图形标志图像并输出至所述AR控制中心;所述AR控制中心识别所述图形标志图像并生成一数据请求信息,用于调取数据存储端中对应于上述图形标志图像的检测器件所存储的状态检测数据,并将上述状态检测数据转换输出至成像装置加以显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现场巡检人员通过佩戴的AR眼镜中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图形标志的信息并传输至AR控制中心或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反馈上述图形标志对应的检测器件所检测到的状态检测数据至AR眼镜端中的成像装置中进行显示。上述过程中,现场巡检人员无需逐一人工查看各个检测器件,甚至可通过远距离“观察”获取到检测器件对应的状态检测数据,系统能够自动的将巡检人员眼睛看到的检测器件所检测到的状态检测数据发送至AR眼镜进行显示,可以大大提升工业巡检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蒂姆维澳(上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蒂姆维澳(上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45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强现实车辆界面连接
- 下一篇:手与物体交互过程的实时重建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