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面驱动预应力加工支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1904.0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2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汉语;范斌;万勇建;刘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4B13/005 | 分类号: | B24B13/005;B24B13/00;B24B49/16;B24B55/00;B24B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加工 支撑系统 底面 预设 支撑装置 轴向刚度 驱动 变形 离轴非球面反射镜 加工 面形检测装置 边缘驱动 材料去除 定位支撑 精密加工 力促动器 抛光过程 球面研磨 先进光学 变形的 侧支撑 大口径 反射镜 锁紧 轴向 计算机 制造 保证 | ||
1.一种底面驱动预应力加工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含有面形检测装置(1)、待加工反射镜(2)、多个力促动器(3)、定位支撑(4)、多个柔性侧支撑(5)、基座(6)和计算机(7),其中:
面形检测装置(1)位于待加工反射镜(2)上方,用于检测待加工反射镜(2)的面形,获取待加工反射镜(2)的面形数据;
力促动器(3)分布在待加工反射镜(2)底部,上端与待加工反射镜(2)固定连接,下端与基座(6)固定连接,用于向待加工反射镜(2)施加沿被加工反射镜光轴方向(以下简称轴向)的载荷,使镜面产生预定变形;
力促动器(3)包括力分解器(31)、力传感器(32)、锁紧机构(33)、弹簧组件(34)、步进电机(35)和步进电机驱动器(36);
力分解器(31)具有除轴向外的五个自由度,用于消除由于镜面变形所产生的耦合力;
锁紧机构(33)位于弹簧组件(34)和力传感器(32)之间,在镜面变形阶段不起作用,在球面加工阶段对力促动器(3)进行轴向锁紧,用以提高支撑的刚度和稳定性;
弹簧组件(34)用于将线性位移转化为线性力输出;
步进电机(35)带动弹簧组件(34)做运动,产生轴向的推力或拉力,经过力传感器(32)和力分解器(31)传递到待加工反射镜(2)底面;
定位支撑(4)是镜面变形、球面加工以及镜面回弹的基准,位于待加工反射镜(2)底面中心处,与待加工反射镜(2)同轴;定位支撑(4)顶端与待加工反射镜(2)底面固定连接,底端与基座(6)采用轴套连接;
柔性侧支撑(5)均布在待加工反射镜(2)边缘,轴向刚度较小,通过变形消减镜面变形所产生的约束反力,径向刚度较大,用于限制待加工反射镜(2)的扭转;
计算机(7)分别与面形检测装置(1)、力传感器(32)、步进电机驱动器(36)相连,接收带有面形检测数据的数字面形信号和监测到支撑力的数字力传感信号,输出控制步进电机驱动器(36)的脉冲信号;计算机(7)根据面形检测数据,分析计算各个力促动器(3)所需的支撑力,再将支撑力转化为脉冲信号输入到步进电机驱动器(36)中,在镜面变形过程中,力传感器(32)实时将监测到的支撑力信号传递回计算机与步进电机控制信号形成力闭环,保证输出力的准确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底面驱动预应力加工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形检测装置(1)在研磨阶段检测面形可以使用三坐标仪或激光跟踪仪进行替代,或抛光阶段检测面形使用结构光或干涉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底面驱动预应力加工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加工反射镜(2)为大口径弯月型非球面反射镜或大口径弯月型离轴非球面反射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底面驱动预应力加工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促动器(3)可以输出沿轴向的推力或拉力,输出范围±100N,精度±0.5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底面驱动预应力加工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力促动器(3)与待加工反射镜(2)采用粘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底面驱动预应力加工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力传感器(32)的精度要求1‰,测量范围±200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19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