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团簇束流源的电转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31442.2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9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曹路;宋凤麒;步海军;张敏昊;张同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35 | 分类号: | C23C14/35;C23C14/54;H01J37/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团簇束流源 转向器 | ||
用于团簇束流源的电转向器,设有8个1/8金属球体安装于立方体框架的顶点处,正方体框架为陶瓷或者聚四氟乙烯材质的绝缘体;正方体框架边长为60±10cm。8个1/8球体相互独立,能够单独加上不同电压。8个1/8金属球体的球心在六面体的8个顶点上。本发明采用8个1/8球形电极上同时加上正或负电压,可以方便控制经过本发明控制体的离子束流,可以正以直线或发生偏转,可以按任意方式控制,尤其是电极的形状精确,施加的电压均衡,电控制束流的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原子团簇束流源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原子制造的快速发展,团簇、单原子单分子器件等新材料以及新器件的需求日益扩大,通过束流源制备团簇成为了满足原子制造材料需求的主要手段。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磁控溅射方式溅射出团簇原子气,通过气相冷凝使原子气冷凝为簇,再通过超声膨胀和离子光学系统将团簇聚焦成为束流。在飞行过程中对适合加工的团簇进行转向,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出一种对原子团簇束流源的控制装置。即一种用于团簇束流源的电转向器。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用于团簇束流源的电转向器,8个1/8金属球体安装于立方体框架的顶点处,正方体框架为陶瓷或者聚四氟乙烯材质的绝缘体;正方体框架边长为60 ±10cm。8个1/8球体相互独立,能够单独加上不同电压。8个1/8金属球体的球心在六面体的8个顶点上。
球体半径为20±5cm,加工孔洞为4±2mm螺纹孔。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8个1/8球形电极上同时加上正或负电压,可以方便控制经过本发明控制体的离子束流,可以正以直线或发生偏转,可以按任意方式控制,尤其是电极的形状精确,施加的电压均衡,电控制束流的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转向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入射离子束流为金100团簇,束流能量为100eV,每个团簇粒子带一个正电荷,在 4个1/8球形电极(红色)上同时加上-500V电压,在4个1/8球形电极(黄色)上同时加上+500V电压,离子束流向下偏转90度射出。
每个电极为1/8球体,1/8球体半径为25cm,1/8球体上设有加工孔洞为3mm直径螺纹孔,用于安装以及加装电极。
方案如下,采用8个1/8的球体,单个球体采用304不锈钢金属制成,圆弧面做抛光,并可以加工孔洞以利安装。图纸如图1所示,球体半径为25cm,加工孔洞为3mm 螺纹孔,用于安装以及加装电极。
按照图1所示对零件进行装配。8个1/8球体安装于正方体框架的顶点处,正方体框架为陶瓷或者聚四氟乙烯材质,为绝缘体。正方体框架边长为60cm。8个1/8球体相互独立,能够单独加上不同电压。
对零件进行装配。8个1/8球体安装于正方体框架的顶点处,正方体框架为陶瓷或者聚四氟乙烯材质,为绝缘体。正方体框架边长为60cm。8个1/8球体相互独立,能够单独加上不同电压。
通过对各个1/8球型电极加以不同的电压,可以使穿过该转向器的离子束流偏转,偏转角度为90度,偏转方向为5个方向,红色部分为8个1/8球形电极,灰色部分为陶瓷支架,蓝色为离子束流。
通过对各个1/8球型电极加以不同的电压,可以使穿过该转向器的离子束流偏转,偏转角度为90度,偏转方向为5个方向。红色部分为8个1/8球形电极,灰色部分为陶瓷支架,离子束流在六面体表面物垂直或以一定角度射出。
使用实例如下:入射离子束流为金100团簇,束流能量为100eV,每个团簇粒子带一个正电荷,在8个1/8球形电极上同时加上-500V电压,离子束流不发生偏转,平行射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1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