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身高的车载记忆座椅及方向盘调整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1783.1 | 申请日: | 2019-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9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远;徐晓鹏;董玉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如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4 | 分类号: | B60N2/04;B62D1/04;B60R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向盘 座椅 身高 驾驶员信息 额外操作 录入 距离控制单元 控制调节机构 通信技术领域 方向盘控制 安全稳定 测距装置 立体结构 汽车电子 外后视镜 系统技术 座椅控制 | ||
1.一种基于身高的车载记忆座椅及方向盘调整方法及系统,包括距离控制单元1、立体结构测距装置2、座椅控制调节机构3、方向盘控制调节机构4、外后视镜控制调节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身高的车载记忆座椅及方向盘调整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控制单元1用于下发操作指令给所述立体结构测距装置2、座椅控制调节机构3、方向盘控制调节机构4、外后视镜控制调节机构5,同时接受所述立体结构测距装置2、座椅控制调节机构3、方向盘控制调节机构4、外后视镜控制调节机构5反馈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身高的车载记忆座椅及方向盘调整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测距装置2用于测量驾驶员与所述立体结构测距装置之间的距离,并将数据反馈给所述距离控制单元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身高的车载记忆座椅及方向盘调整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测距装置2由测距仪并网组成,分别安装在头顶上方顶棚处、左前车门内饰板处和方向盘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身高的车载记忆座椅及方向盘调整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测距装置2使用超声波测距方式或红外线测距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身高的车载记忆座椅及方向盘调整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控制调节机构3控制座椅调节电机将所述座椅调节至合适位置,所述座椅控制调节机构3还可以获取当前座椅位置信息并反馈给所述距离控制单元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身高的车载记忆座椅及方向盘调整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盘控制调节机构4控制方向盘调节电机将所述方向盘调节至合适位置,所述方向盘控制调节机构4还可以获取当前方向盘位置信息并反馈给所述距离控制单元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身高的车载记忆座椅及方向盘调整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后视镜控制调节机构5控制外后视镜调节电机将所述外后视镜调节至合适位置,所述外后视镜控制调节机构5还可以获取当前外后视镜位置信息并反馈给所述距离控制单元1。
9.一种基于身高的车载记忆座椅及方向盘调整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步骤如下:
步骤1、驾驶员坐进主驾位置并启动车辆,距离控制单元1完成自检,判断座椅、方向盘、外后视镜是否在初始位置,若不在初始位置,通过座椅控制调节机构3、方向盘控制调节机构4、外后视镜控制调节机构5将所述座椅、方向盘、外后视镜调节至初始位置;
步骤2、所述距离控制单元1在完成自检后对立体结构测距装置2发出指令,所述立体结构测距装置2对驾驶员完成顶部,前部和左部的三维立体距离测量,并将数据反馈给所述距离控制单元1;
步骤3、所述距离控制单元1依据所述立体结构测距装置2测量的三维立体距离数据分别对所述座椅控制调节机构3、方向盘控制调节机构4、外后视镜控制调节机构5下达调节指令;
步骤4、所述座椅控制调节机构3、方向盘控制调节机构4、外后视镜控制调节机构5接收到所述距离控制单元1下发指令并依据指令调节座椅、方向盘、外后视镜位置,并通过所述座椅控制调节机构3、方向盘控制调节机构4、外后视镜控制调节机构5收集调节后的座椅、方向盘、外后视镜位置信息反馈给所述距离控制单元1;
步骤5、所述距离控制单元1依据所述座椅控制调节机构3、方向盘控制调节机构4、外后视镜控制调节机构5收集调节后的座椅、方向盘、外后视镜位置信息判断座椅、方向盘、外后视镜位置调节完成,并在驾驶过程中锁死座椅、方向盘、外后视镜位置;
步骤6、驾驶员完成驾驶并熄火关门后,所述距离控制单元1下达调节指令给所述座椅控制调节机构3、方向盘控制调节机构4、外后视镜控制调节机构5将座椅、方向盘、外后视镜调节至初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如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如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17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拓扑并联结构的汽车安全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