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辣椒疫病的防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10973.3 | 申请日: | 2019-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9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高智谋;李坤然;卓新;潘月敏;陈方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9/029;A01N47/34;A01N57/12;A01N37/46;A01N47/26;A01N59/20;A01N47/38;A01N47/14;A01P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尹明明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辣椒 疫病 防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辣椒疫病防治领域,具体是公开了一种辣椒疫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定植前土壤处理;②辣椒株根茎部处理;③辣椒生长前期处理;④辣椒生长中后期处理。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将非内吸性的杀菌剂粉末用双层无纺布夹住包裹在辣椒根茎部外围,在辣椒株成长初期,根须没有延伸出包裹外时,浇灌时水通过双层无纺布包裹渗透到根部,双层无纺布夹住的非内吸性的杀菌剂粉末起保护墙的作用,降低了非内吸性的杀菌剂的使用量,减少污染,同时将霜脲氰和乙磷铝;或者甲霜灵、霜脲氰、乙磷铝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其具有多作用位点、低抗性风险、无交互抗性,抗药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延缓和克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辣椒疫病防治领域,具体是公开了一种辣椒疫病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辣椒是人们喜食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但由疫病危害造成的辣椒死秧问题十分严重。辣椒疫病于1918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首次发现,引起辣椒疫病的病原菌Phytophthoracapsici Leonian由Leonian于1922年命名,称为辣椒疫霉。辣椒疫病是世界范围内危害最严重的植物病原菌之一,可危害辣椒、番茄、茄子、黄瓜等多种重要蔬菜作物,还可危害洋葱、可可、橡胶树、大波斯菊等多种草本和木本植物。由于辣椒疫病的流行,辣椒发病后表现出烂根、烂果、茎腐等症状,严重时整株枯死,重病田死秧率达30%~100%,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辣椒疫霉主要以卵孢子和厚垣孢子在土壤中或残留在地上的病残体内越冬,作为翌年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卵孢子在土中病残体内可以存活3年,条件适宜时,卵孢子可萌发并侵染寄主植物的根系或地下部分,或者萌发后产生孢子囊,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经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至植物地上茎、叶及果实上引起发病。在合适条件下,辣椒疫霉侵入辣椒等寄主后通常在几天内就可在病部表面产生大量孢子囊并释放出游动孢子,成为再侵染源,借助风和雨水或带病的种苗、土壤及灌溉水进行传播。再次侵染频繁发生,病害发展十分迅速。病菌可直接侵入或伤口侵入,肾形游动孢子在水中游到侵染点附近,形成休止孢,再长出芽管侵入寄主。游动孢子侵入寄主后形成大量菌丝体,当A1和A2菌株接触后,产生卵孢子,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
使用化学农药仍然是防治辣椒疫病的最简便和有效的方法。由于辣椒疫病的病原菌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辣椒疫病的发生主要与气候、品种抗病性等关系较为密切。病害发生多从根部开始侵染,当地上部分表现症状时,再用化学药剂防治已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化学药剂防治辣椒疫病应系统用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辣椒疫病的防治方法,将非内吸性的杀菌剂粉末用双层无纺布夹住包裹在辣椒根茎部外围,在辣椒株成长初期,根须没有延伸出包裹外时,浇灌时水通过双层无纺布包裹渗透到根部,双层无纺布夹住的非内吸性的杀菌剂起保护墙的作用,降低了非内吸性的杀菌剂的使用量,减少污染,同时将霜脲氰和乙磷铝;或者甲霜灵、霜脲氰、乙磷铝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其具有多作用位点、低抗性风险、无交互抗性,抗药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延缓和克服。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辣椒疫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定植前土壤处理
定植前先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对土壤进行消毒,然后将土壤与非内吸性的杀菌剂混合搅拌均匀;
②、辣椒株根茎部处理
辣椒株根茎部消毒后用步骤①中处理后的土壤包裹形成包裹团,包裹团外部用双层无纺布包裹后,正常种植;
③、辣椒生长前期处理
用内吸性杀菌剂喷洒植株茎部,防止初侵染;
④、辣椒生长中后期处理
用内吸性杀菌剂喷洒植株茎部,同时用混有非内吸性的杀菌剂水浇灌辣椒根部,防止再侵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09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管理用大棚管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单元化全方位植物看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