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09749.2 | 申请日: | 2019-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3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箕轮亮太;岩坂博之;森真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H01H5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徐丹;邓毅 |
地址: | 日本国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器 | ||
一种继电器,使触点的冷却效率提高。第一固定端子包括第一触点支承部、第一延伸部、第一中间部和第一外部连接部。第一触点支承部被配置在壳体内,对第一固定触点进行支承。第一延伸部被配置在壳体内,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一方向是从第一可动触点朝向第二可动触点的方向。第一外部连接部被连接于第一延伸部,并被配置在壳体的外部。第一中间部将第一触点支承部与第一延伸部连接起来,具有从第一触点支承部朝向第一延伸部折返的形状。第一中间部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成露出到壳体的外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具备:包括可动触点的可动接触片;和包括固定触点的固定端子。可动接触片进行动作,可动触点相对于固定触点接触或离开,从而触点进行开闭。在以往的继电器中,有的具有固定端子在继电器的壳体内折返的形状。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中,固定端子具有C字状部。C字状部被配置在壳体内,并与被配置在壳体的外部的外部连接部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99373号公报
在继电器中,由于通电而在触点处发热。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中,在触点处产生的热经C字状部而传递到外部连接部。因此,通过对外部连接部进行冷却,从而能够对触点进行冷却。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中,外部连接部在固定端子的热的传递路径中被设置在离触点最远的位置。因此,即使对外部连接部进行冷却,也难以得到高的冷却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继电器中提高触点的冷却效率。
一方面的继电器具备壳体、第一固定端子、第二固定端子和可动接触片。第一固定端子包括第一固定触点。第二固定端子包括第二固定触点。可动接触片包括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二可动触点。第一可动触点与第一固定触点对置地配置。第二可动触点与第二固定触点对置地配置。可动接触片被配置在壳体内。可动接触片被配置成能够在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二可动触点相对于第一固定触点和第二固定触点接触的方向以及离开的方向上移动。
第一固定端子包括第一触点支承部、第一延伸部、第一中间部和第一外部连接部。第一触点支承部被配置在壳体内,对第一固定触点进行支承。第一延伸部被配置在壳体内,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一方向是从第一可动触点朝向第二可动触点的方向。第一外部连接部被连接于第一延伸部,并被配置在壳体的外部。第一中间部将第一触点支承部与第一延伸部连接起来,具有从第一触点支承部朝向第一延伸部折返的形状。第一中间部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成露出到壳体的外部。
在本方面的继电器中,第一中间部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成露出到壳体的外部。因此,能够对第一中间部中露出到外部的部分进行冷却。第一中间部在第一固定端子的热的传递路径中位于第一固定触点与第一外部连接部之间。因此,通过对第一中间部进行冷却,从而与第一外部连接部被冷却的情况相比,能够对触点有效地进行冷却。由此,能够提高触点的冷却效率。
第一中间部也可以包括第一平坦面。第一平坦面也可以被配置成露出到壳体的外部。在该情况下,通过对第一平坦面进行冷却,从而能够提高触点的冷却效率。
第一平坦面也可以从壳体的外侧面起在与外侧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外部的冷却体容易地接触到第一平坦面。由此,能够对第一中间部容易地进行冷却。
第一平坦面也可以与外部连接部共面配置。在该情况下,能够将外部连接部和第一平坦面容易地连接于外部电路的共用的基板上。因此,能够提高继电器的安装性。
第一中间部也可以从壳体的第一外侧面露出到外部。第一平坦面也可以沿着第一外侧面配置。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外部的冷却体容易地接触到第一平坦面。由此,能够对第一中间部容易地进行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97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