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菜共生专用育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2086.1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8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罗斌;高上;付晶晶;孙金辉;程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政齐民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尼龙网布 种植床 卵石 铺设 大鹅卵石 排水通道 排水管 集水管道 育苗系统 鱼池 粗砂层 细砂层 粗砂 细砂 共生 发芽率 分层结构 幼苗根系 种植植物 幼苗 鱼菜 成活率 移栽 栽种 伤害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鱼菜共生专用育苗系统,包括鱼池、卵石种植床,所述鱼池通过排水管与卵石种植床连接;所述卵石种植床底部设有集水管道,所述集水管道的上方铺设有大鹅卵石层,所述大鹅卵石层的上方铺设有粗砂孔隙尼龙网布,所述粗砂孔隙尼龙网布的上方铺设有粗砂层,所述粗砂层的上方铺设有细砂孔隙尼龙网布,所述细砂孔隙尼龙网布上方铺设有细砂层,所述细砂层上方用于种植植物,所述卵石种植床内部排水通道,且排水通道底部插入到大鹅卵石层,所述排水管插入到排水通道内。本发明采用分层结构能够大大提高发芽率,在移栽时并不伤害幼苗根系,能够提高幼苗栽种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菜共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菜共生专用育苗系统。
背景技术
在鱼菜共生系统中一般没有专门的育苗系统,整个植物的生长阶段,都在一个种植系统里完成。利用传统的鱼菜共生种植床进行植物种植时,采用大间隙的基质种植时,前期植物播种到发芽的时间会很长,且在传统鱼菜共生种植床中生长出来的幼苗,在进行移栽、拔出时,很容易伤害幼苗植物的根系,造成幼苗成活率降低;采用小间隙的基质种植时,在栽植时基质会混到鱼菜共生系统内造成系统的阻塞,所以适合鱼菜共生幼苗栽植的系统,一直没有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鱼菜共生专用育苗系统,能够避免基质堵塞管道,提高幼苗成活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鱼菜共生专用育苗系统,包括鱼池、卵石种植床,所述鱼池通过排水管与卵石种植床连接;
所述卵石种植床底部设有集水管道,所述集水管道的上方铺设有大鹅卵石层,所述大鹅卵石层的上方铺设有粗砂孔隙尼龙网布,所述粗砂孔隙尼龙网布的上方铺设有粗砂层,所述粗砂层的上方铺设有细砂孔隙尼龙网布,所述细砂孔隙尼龙网布上方铺设有细砂层,所述细砂层上方用于种植植物,所述卵石种植床内部排水通道,且排水通道底部插入到大鹅卵石层,所述排水管插入到排水通道内,所述抽水组件的进水口连接卵石种植床内部。
优选的是,所述集水管道形状呈脉树叶脉络状。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集水管道的汇聚点与抽水组件连通。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抽水组件包括第一回水泵、液位计,所述第一回水泵设置于卵石种植床内部,所述液位计设置于细砂层。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回水泵的控制端连接液位计,所述第一回水泵的输出端连接鱼池。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回水泵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液位计。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抽水组件包括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进水端连接卵石种植床内部,所述虹吸管的出水端连接浮板种植池。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浮板种植池内部设有浮板种植床,所述浮板种植床用于种植植物。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浮板种植池内部还设有第二回水泵,所述第二回水泵的输出端连接回鱼池。
本发明的鱼菜共生专用育苗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鱼菜共生专用育苗系统的渗水方式采用由下向上的方式,且下层采用孔径大的鹅卵石、上层采用孔径小的细砂,细砂相比于卵石、粗砂更为松软,种子在播种后,能促进其快速生长,在移栽时也不会伤害根系,还能够大大提前发芽,且大孔径鹅卵石有利于排水以及增加氧气,加快育苗,采用分层结构能够大大提高发芽率,在移栽时并不伤害幼苗根系,能够提高幼苗栽种成活率。
2、本发明的抽水方式采用从下层抽水,避免将卵石种植床中的基质抽入到管道中,避免堵塞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政齐民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农政齐民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20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栽培装置和栽培系统
- 下一篇:储水循环两用立体植物墙水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