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薄膜压力传感尿不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9633.5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0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范鹰;宋志强;闫朝岐;李艳;侯博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13/496 | 分类号: | A61F13/496;A61F13/42;A61F13/8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侯奇慧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度传感器 吸液性芯层 压力传感器 尿不湿 背面薄层 表面薄层 不透液性 透液性 薄膜压力 后腰区 前腰区 上薄膜 下薄膜 裆部区 传感 无线通讯芯片 复合 外围边缘 智能终端 智能 夹设 尿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薄膜压力传感尿不湿,其包括:尿不湿本体,包括透液性表面薄层、不透液性背面薄层以及夹设于透液性表面薄层与不透液性背面薄层之间的吸液性芯层,透液性表面薄层下方复合有一层上薄膜压力传感器,不透液性背面薄层上方复合有一层下薄膜压力传感器,吸液性芯层内设置有三个湿度传感器,三个湿度传感器分别设在吸液性芯层的前腰区、裆部区和后腰区,其中,前腰区的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吸液性芯层的下方,裆部区的湿度传感器安装在吸液性芯层的内部,后腰区的湿度传感器安装在吸液性芯层的上方,上薄膜压力传感器、下薄膜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均通过无线通讯芯片连接有一智能终端;以及阻尿层,设置在尿不湿外围边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薄膜压力传感尿不湿。
背景技术
临床上,有些病患容易因无知或失禁而尿湿衣裤,从而对病患和医护人员造成困扰,对目前市场上出现了用来防止此困扰的尿不湿,具体的,这类尿不湿在结构一般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亲水面层、传导层、吸水层和防水胶层和透气复合膜层;此种尿不湿具有吸水力强、吸水量大、不渗不漏、柔软舒适和使用方便的优点。但是其目前还存在以下缺陷:
1、对于一些不能用语言正常表达的病患而言,常常会因为旁人无法掌握到尿不湿内当下的状态而无法及时更换,导致病患产生不适,甚至出现压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症,进而危及病患生命。
2、这类尿不湿无法进行尿量计算,不能供需要每日进行尿量计算的病患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薄膜压力传感尿不湿,用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薄膜压力传感尿不湿,其包括:
尿不湿本体,包括透液性表面薄层、不透液性背面薄层以及夹设于透液性表面薄层与不透液性背面薄层之间的吸液性芯层,透液性表面薄层下方复合有一层上薄膜压力传感器,不透液性背面薄层上方复合有一层下薄膜压力传感器,吸液性芯层内设置有三个湿度传感器,三个湿度传感器分别设在吸液性芯层的前腰区、裆部区和后腰区,其中,前腰区的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吸液性芯层的下方,裆部区的湿度传感器安装在吸液性芯层的内部,后腰区的湿度传感器安装在吸液性芯层的上方,上薄膜压力传感器、下薄膜压力传感器中的传感薄膜均呈网状结构,上薄膜压力传感器、下薄膜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均通过无线通讯芯片连接有一智能终端;以及
阻尿层,设置在尿不湿外围边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终端为内载于手机内的APP,所述智能终端内设有湿度传感器数据显示模块、上薄膜压力传感器数值显示模块、下薄膜压力传感器数值显示模块、尿量计算模块、尿量报警模块和尿量分析模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尿量计算模块根据三个湿度传感器、上薄膜压力传感器以及下薄膜压力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号进行尿量的计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尿量报警模块内设有报警尿量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报警的门限值,所述尿量报警模块通过弹出报警对话框的方式进行报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尿量分析模块包括:
图形绘制模块,用于根据三个湿度传感器、上薄膜压力传感器以及下薄膜压力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号和尿量计算模块的计算结果绘制分析曲线;
对比分析模块,将分析曲线与原实测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和预测,输出分析预测结果;以及
回归计算模块,用于对分析曲线回归计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三个湿度传感器均为由氯化锂湿敏元件制备的湿度传感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透液性表面薄层与上薄膜压力传感器之间进一步设有导流层。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薄膜压力传感尿不湿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96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