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气的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98987.8 | 申请日: | 2019-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3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徐瑞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瑞阳 |
| 主分类号: | B60N2/28 | 分类号: | B60N2/28;B60N2/56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冯晓兰 |
| 地址: | 315012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通气组件 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通气通道 透气装置 座椅本体 活动板 透气的 椅面 进气口 出气单向阀 进气单向阀 安全座椅 出气口处 动力来源 儿童乘坐 身体动作 外部供电 行驶过程 出气端 出气口 弹性件 进气端 舒适性 风机 产气 出汗 椅背 转弯 减速 汽车 | ||
一种透气的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具有椅面(11)、椅背(12)的座椅本体(1)和透气装置,所述的透气装置包括有位于椅面上方的活动板(2)、位于活动板与椅面之间的弹性件(3)、气囊(4)以及通气组件(7),气囊(4)具有进气口(41)并设置有进气单向阀(5),通气组件(7)的通气通道具有进气端(711)与所述气囊的出气口(42)相连通,并具有出气端(731)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的椅背上,在所述气囊的出气口处或通气组件的通气通道中设置有出气单向阀(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坐在安全座椅上的儿童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加速、减速或转弯而引起的身体动作作为动力来源,无需额外的风机也无需外部供电就能使气囊产气,并将气流通向儿童最容易出汗的背部,从而提高儿童乘坐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内使用的儿童安全座椅,尤其涉及一种透气的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汽车内自带的安全带都是按成人设计的,仅适用于身高140厘米、体重36千克以上的孩子,对于身高体形发展尚未健全的儿童来说,若只使用车上安全带,当碰撞发生时,安全带有可能对儿童造成肋骨骨折、窒息甚至颈骨折断的危险。为此,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应运而生,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很多国家都要求6岁以下儿童在乘坐汽车时必须坐安全座椅。
然而目前市售的各种儿童安全座椅都有透气性不够好的缺点,夏天儿童在乘坐时,背部容易因燥热而出汗,为此有些儿童座椅的面料、坐垫采用了透气材质,但由于缺乏主动透气机构,透气性能有限。
申请号为201810084421.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了《一种气袋式式通风系统的儿童安全座椅》(公布号为CN108116278A),包括座椅本体和通风系统,所述的通风系统安装在所述的座椅本体的靠背部内部,该座椅本体的靠背部外壁上设有可拆卸的密封盖;所述的座椅本体内表面用网格布材料包覆;在所述的网格布材料和所述的座椅本体之间设有通风气袋层,在该通风气袋层上开设有透气孔,且该通风气袋层的进风口与所述的通风系统的出风口相连。所述的通风系统包括风机和导风管,所述的导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的风机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的通风气袋层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的通风系统,可以采用吹风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吸风的方式。该通风系统可以是双出口单风机系统,也可以是双风机系统。
该发明申请采用风机作为动力,并采用气袋式结构,使空气在气袋内形成循环再导出到座椅表面,因而通风量较大且分布均匀,从而解有效地解决了儿童安全座椅在椅背上的通风问题。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汽车后排座椅位置一般不设置电力输出口,只能从汽车操控台的点烟器出取电,因而必然有导线穿过前排座椅到后排座椅,使用多有不便,此外风机还会产生额外的噪音,在封闭的车内环境中会比较明显,更重要的是,该发明申请没有为儿童最容易出汗的背部提供通风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为乘坐的儿童背部提供充分通风的透气的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外部供电也能保证良好的通风透气性能的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透气的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具有椅面、椅背的座椅本体和透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气装置包括有:
活动板,至少部分覆盖在椅面上方且与椅面之间留有间距;
弹性件,支承在所述的活动板与椅面之间,使活动板始终具有向上复位的趋势;
至少一个气囊,设置在所述的活动板与椅面之间,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至少一个进气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气囊的进气口处,仅容许气流单向地从外界经该进气口流入气囊内部;
通气组件,其具有通气通道,至少具有一个进气端与所述气囊的出气口相连通,并至少具有一个出气端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的椅背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瑞阳,未经徐瑞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89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